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7篇 |
免费 | 80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9篇 |
航天技术 | 55篇 |
综合类 | 23篇 |
航天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基于最大似然的X射线脉冲星空间定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提高X射线脉冲星空间定位精度,讨论了脉冲TOA测量技术,解释了X射线脉冲星空间导航定位的时间参考原点定义;研究了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X射线脉冲星空间定位算法,以4颗X射线脉冲星源作为解脉冲周期模糊的最小运算单元,不断引入新的X射线脉冲星直至确定唯一的脉冲整周期数;选取5颗X射线脉冲星源,建立空间定位模型。仿真实验表明在半径约121309Km的球形试探范围内至少需要5颗脉冲星才能确定唯一的脉冲整周期数,结合最大似然估计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52.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前体/进气道外形,利用在Φ600mm脉冲燃烧风洞和Φ0.5m高超声速风洞上获得的边界层转捩试验数据以及CFD流场计算结果,研究了前体边界层强制转捩区域的起始位置及其影响参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常规风洞和脉冲燃烧风洞、能够预测自然转捩和钻石型强制转捩起始位置的转捩准则。这个转捩准则考虑了边界层外沿的马赫数、雷诺数,以及总温/壁温比、来流气体平均分子量、粗糙元高度等影响转捩位置的主要因素;当粗糙元高度为0时,强制转捩准则退化为自然转捩准则。转捩准则成功推广到X-43A进气道风洞试验,预测最大偏差约为进气道全长的13%,可以应用到工程项目的转捩预测中。 相似文献
253.
254.
255.
256.
257.
融合交互式多模型和UPF(the unscented particle filter),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型滤波算法。多模型结构能适应目标高度机动,粒子滤波能处理非线性、非高斯问题,而UKF(the unscented Kalman filte,)可以提高估计精度。与其它交互式多模型算法进行了比较,试验仿真结果证实了新滤波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58.
259.
由于空管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对安全要求很高.为了提升空管系统防护水平,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空管系统防护分析方法.基于防护性质的不同,将系统防护分为预防性防护、恢复性防护和事故减轻性防护,建立了空管系统防护模型.根据空管系统防护模型构建了空管系统防护本体,并自定义推理语句,实现空管系统防护分析的智能化.最后以乌伯林根空难为例详细说明了空管系统防护分析过程,并编写软件加以实现,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