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航空   980篇
航天技术   293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48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尾流的强度主要由飞机的飞机重量、飞行速度和机翼形状所决定和仿真尾流的保守被动模型可很好的描述尾流系统中水蒸汽、位温等保守被动量的运动演化规律,但这种参数仿真时间长、对计算机要求高,不能实时预测任一机型所产生的尾流的状态分布特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尾流的快速建模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以往尾流实时仿真时的缺点,为飞机飞行过程中实时预测前机尾流的影响区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尾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直接过滤的Navier-Stocks(NS)方程组作为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控制方程组。方程组中因过滤产生的高阶相关项用Taylor级数展开近似表达,并仅保留级数的一阶导数项。因为截断级数产生的误差相当于丢失了模型的部分耗散作用,采用一种动力学非线性亚格子模型来补偿丢失的耗散影响。用模型模拟了超音速湍流平板边界层及绕双椭球高超声速湍流,并将所得结果与经验公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可压缩湍流流场。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传统的JSP(JavaServer Pages)方法开发软件系统,存在体系结构差、层间耦合度高和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等弊端。在详细介绍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Struts框架和DAO(Data Access Object)、VO(Value Object)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如何把DAO、VO设计模式与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结合起来,以实现Struts框架的一种新的分层方式。最后,以教学平台中网上选课系统为应用实例,说明了这种新的分层方式的具体实现方法,此方法明显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增加了系统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国内外装备保障性及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研究现状;依据全面性、合理性、科学性原则,建立了军用飞机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评判模型,对两型飞机实施其维修保障方案时维修保障系统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解决保障系统维修保障能力评估问题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麦克斯韦分子碰撞模型描述玻耳兹曼方程的碰撞项, 基于双麦克斯韦分布函数得到的输运方程包含了粘滞和热流的影响, 通过求解输运方程得到了离子漂移速度, 平行和垂直磁场的离子温度, 应力张量以及平行和垂直能量的热流矢量的表达式. 进而得到了麦克斯韦分子碰撞模型下离子分布函数的16矩近似. 利用非相干散射理论, 计算得到了非相干散射谱. 相对于简单的驰豫碰撞模型, 麦克斯韦分子碰撞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非麦克斯韦分布的电离层E 层的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996.
旋转状态下气膜冷却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彬  徐国强  吴宏伟 《航空学报》2009,30(10):1809-1815
基于一个平板叶片模型对旋转状态下气膜冷却现象的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吹风比情况下气膜冷却换热系数随主流雷诺数和旋转数变化的分布规律。实验利用热色液晶(TLC)测温技术对叶片表面的二维温度场进行测量,采用空气和二氧化碳模拟不同冷气与主流的密度比,并使用无线遥测技术对旋转系中的温度信号加以采集。结果表明:由于受到离心力与哥氏力的综合作用,叶片压力面与吸力面上的强化换热区域向高半径处发生偏转,且偏转趋势在吸力面上更为明显;随着主流雷诺数的增大,压力面上的换热系数不断增大,而在吸力面上则先减小后增大;此外,主流雷诺数的变化对压力面和吸力面上强化换热区域的偏转现象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彭志军  李彬  叶彬 《航空学报》2009,30(6):1012-1016
推导了某型飞机尾起落架主支柱转角与缓冲器行程的关系,以及尾起落架主支柱转角与轮轴倾角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在停机载荷下,尾起落架轮轴倾角受到主支柱转角的影响。将某型飞机与它同类型飞机尾起落架的转弯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某型飞机尾起落架转弯困难的原因是:在停机载荷下,缓冲器压缩量较大,轮叉转动较小的角度就可以导致轮轴与地面之间产生较大的倾角。在满足缓冲性能的基础上,将某型飞机的尾起落架缓冲器重新进行了充填,提高其充气压力,减少灌油量,使尾起落架缓冲器在停机载荷下的压缩量为0。缓冲器经过重新充填后,在停机载荷下,该型飞机尾起落架轮轴与地面的倾角始终为0°,机轮垂直地面,即使在小转弯半径条件下,牵引转弯和首飞滑跑转弯时,尾起落架机轮左右转动也很灵活。改变该飞机尾起落架缓冲器充填参数后,解决了转弯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8.
活塞发动机高空动力恢复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斌  梁郑岳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8):1736-1740
分析了新一代无人机动力的发展, 针对小型无人机的活塞式动力装置的性能特点, 提出了一种小型无人机二级增压系统匹配的高空实现方法.并对发动机的高空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为高空无人机动力装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攻角动态变化的侧压式进气道风洞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斌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601-1605
在Ma=3.85的风洞中,对一个设计Ma=6起动Ma=2.5的侧压式进气道完成了攻角从0°→8°→0°的连续吹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攻角时进气道顺利起动,当攻角增大到5.7°时,进气道出现不起动;之后在8°到0°的变化过程中,在5.4°时又恢复了起动.另外,随着攻角的增加,流量系数在起动状态下缓慢减小,在不起动状态下急剧减小.实验中还进行了攻角0°→4°→0°的动态连续吹风实验,进气道全程都处于起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研制的电阻式直流小电流标准恒流源,用精密程控电压源和精密高值电阻器产生高准确度直流小电流的输出。利用电流电压负反馈自动调整,克服负载对输出电流的影响,实现直流小电流稳恒输出。在反馈支路加入滤波环节,大大降低了输出电流的噪声。在关键部位采用等电位屏蔽技术,克服湿度、泄漏和电磁干扰对输出电流的影响。该标准源量程范围10^-12A-10^-4A,在2pA量程准确度0.25%,输出电流噪声≤10fA,等效输出电阻10^16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