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395篇
航天技术   223篇
综合类   71篇
航天   2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根据局部热屈曲的失效机理,考虑局部温度和压应力水平两个热屈曲主要因素,从以应力函数和挠度函数为变量的受热板控制方程出发,推导出薄壁结构热屈曲失稳边界的判据表达式.依据确定的热载荷和设计的压力载荷,确定火焰筒结构的局部热屈曲危险部位,并将子模型技术引入到热屈曲分析中,确定危险部位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应力,以此对火焰筒结构进行局部热屈曲判别.通过工程实例的初步验证,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火焰筒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2.
在直连式试验台上,采用等截面燃烧室对多个凹腔同侧串联布置的燃烧室的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凹腔深度分别为10、15和20mm,凹腔长深比分别为5和7的不同凹腔组合、凹腔顺序、凹腔距离和凹腔数目在不同燃料当量比下的燃烧室内阻。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燃料当量比下,燃烧室内串联凹腔数目越多,阻力越大,单个阻力较大的凹腔组合后总阻力较大;燃料喷射方式和当量比对燃烧室阻力变化规律影响较大,在小当量比时氢气燃烧放热将可能增加燃烧室内阻;相同当量比和燃料喷射方式下,氢气比煤油燃烧时阻力大;在合适的当量比和燃料喷射方式下煤油燃烧时组合凹腔可能产生正推力。  相似文献   
893.
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技术与方案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原  厉彦忠  王磊  朱康  徐孟健 《宇航学报》2016,37(3):245-252
为了探究适用于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相关技术与方案,通过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介绍国内外在轨加注技术的研究现状,梳理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技术,研究现有加注技术与方案对低温推进剂的适用性,并提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与方向。研究表明:1)气液分离、蒸发量控制、质量测量和流体驱动循环等技术是直接影响推进剂在轨加注系统结构与加注性能的关键技术;2)低温推进剂具有沸点低、表面张力小等特殊性,对气液分离、系统热防护等技术的性能要求更高;3)表面张力式气液分离、纤维镜或射频质量检测、多层隔热材料、热力学排气系统(TVS)以及无排气加注等先进技术方案对低温流体和微重力环境均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将成为实现低温推进剂在轨加注的关键突破口。  相似文献   
894.
本文报导了利用双像效应测相干光线分离距离的一种实验方法,使得在缺少有关光学参数情况下,仍可进行差分干涉图的定量计算。采用激光差分干涉仪对敷设在封闭槽盒中电缆群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沿电缆表面局部 Nu 数的分布,与无限空间相同条件和相同工况时电缆表面的平均 Nu 数相比,约降低15%。  相似文献   
895.
为进一步提高激光选区熔化成形316L不锈钢制件的力学性能,在316L不锈钢粉末中添加LaB_6稀土材料,分析其对成形样件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添加LaB_6的316L不锈钢材料其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成形工艺窗口发生了偏移,在获取同等致密度制件的条件下可进一步降低激光功率密度;添加的LaB_6稀土材料改变了316L材料熔池的熔凝行为,致平均结晶晶粒细化,显微硬度、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96.
Thermal comfort assessment in civil aircraft cabi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ircraft passengers are more and demanding in terms of thermal comfort. But it is not yet easy for aircraft crew to control the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ECS) that satisfies the thermal comfort for most passengers due to a number of causes. This paper adopts a corrected predicted mean vote(PMV) model and an adaptive model to assess the thermal comfort conditions for 31 investigated flights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does exist an uncomfortable thermal phenomenon in civil aircraft cabins, especially in some short-haul continental flight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asy way to predict the thermal sensation of passengers and to direct the crew to control ECS. Due to the assessment consistency of the corrected PMV model and the adaptive model, the adaptive model of thermal neutrality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to predict the cabin optimal operative temperature. Because only the mean outdoor 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of a departure city is an input variable for the adaptive model, 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crew and can satisfy 80–90% of the thermal acceptability levels of passengers.  相似文献   
897.
煤油加热器螺旋管内煤油传热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强  钟战  丁猛  李清廉 《推进技术》2014,35(3):372-377
针对燃气加热方式的煤油加热器,为预测其工作性能参数发展了一维传热分析程序,试验验证最大误差为9.7%,结果较为准确。利用该程序研究了煤油加热器流动传热规律及多个因素对其工作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典型工况下,煤油从入口到出口温度升高,雷诺数由5.94×104升高至2.39×106,普朗特数由11.2降低至1.4,存在数量级变化,说明对流换热情况复杂;煤油速度逐渐增大,高温区停留时间短,仅为0.28s,结焦影响小;燃气温度、煤油流量和燃气流量是影响其加热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作用大小依次降低,而煤油压力和燃气压力对传热过程影响很小。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煤油加热器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898.
李猛  罗阳  赵凤起  孙美  郑伟 《推进技术》2014,35(7):996-1001
为研究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组分变化对烟雾特征信号的影响,采用最小自由能原理和烟雾特征信号计算特征值模型对配方进行了计算,系统分析了改性双基推进剂中不同固体含量、不同高能添加剂、不同氧含量、催化剂及铝粉含量等对烟雾特征信号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DNTF使得CMDB推进剂能量最大而烟雾特征信号最小;NC,NG以及RDX的含量变化对烟雾特征信号影响不明显;当Al含量小于4%时,含Al的CMDB推进剂烟雾类别为BA级,当Al含量大于4%时,配方体系烟雾类别为CA级;为保证CMDB推进剂为微烟,催化剂NTO铅(NTO-Pb)含量应小于3%。  相似文献   
899.
为通过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准确预测冲击响应,基于模态试验和冲击响应试验,对响应板的碰撞冲击过程进行动力学参数修正。模态试验过程,通过响应面优化的方法对响应板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厚度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固有频率计算值相对误差在±2%以内。冲击响应试验过程,冲头冲击高度6.3 cm条件下,对试验和数值仿真的响应谱曲线进行误差评价;基于响应谱各分析频率点均方根误差最小的优化目标,通过曲面拟合得到最优的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动力学参数修正后的模型在3个不同冲击高度条件下的冲击响应谱预测中,大部分频率段的误差在±6 dB以内,显著提高了预示精度。  相似文献   
900.
基于数值模拟和实验提出和验证了一种利用有限测点振动信息进行典型管路系统约束状态及载荷参数重构识别,进而通过精细有限元建模实现管路系统动态响应评估的管路全局振动检测预示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建立了典型发动机管路结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正问题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针对管路振动全面预示的测点设置策略; 其次,发展了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