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606篇
航天技术   137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257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孙爽  谭天荣  吴兴爽  孟林  杜慧麟  申奥文 《推进技术》2021,42(11):2474-2484
为研究正攻角状态下尾迹对低压涡轮附面层的渗透以及转捩过程的影响,分别在设计攻角和+10°攻角下,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的吸力面附面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值模拟使用CFX软件,采用大涡模拟模型。结果表明+10°攻角下,尾迹对附面层转捩过程的促进作用比设计攻角下更为显著,这是由于正攻角下的尾迹中心射流与吸力面切向的夹角更大,使得尾迹扰动渗透入附面层的深度更深,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强度更强,尾迹诱导转捩起始位置更靠上游。  相似文献   
892.
孟彬  王登  徐豪  刘备 《航空学报》2020,41(5):423358-423358
作为直动式电-机械转换器和二维阀本体之间的连接桥梁,反馈放大机构起着位置反馈、运动转换和推力放大的重要作用。但现有二维伺服比例阀的机械式反馈放大机构都存在摩擦磨损等非线性环节,对阀的静态特性影响明显。基于永磁悬浮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无接触式磁悬浮斜翼节,其依靠磁斥力将斜翼动子和阀芯悬浮在中位,同时实现位置反馈和运动转换功能,以彻底去除传统机械式反馈放大机构由于接触带来的摩擦磨损等因素对阀控制特性的不利影响。首先基于电磁场理论建立了磁悬浮斜翼节的数学解析模型,讨论了关键结构参数对磁力矩的影响;随后在Maxwell和Adams平台上分别对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多体运动学分析的参数优化,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实验样机,搭建实验台架研究了斜翼节的静动态特性,从而验证了其工程实用性。仿真和实验结果基本相符,3种验证的斜翼节样机中,当外接比例电磁铁推动外动子移动3mm时,最大磁力矩可达到0.252N·m,阶跃响应时间约120ms。参数化设计表明减小工作气隙和增加斜翼节倾角均能提升斜翼节的磁力矩和动态响应,而在气隙中添加磁流体可提升磁力矩,但同时影响阶跃响应。研究工作对于后续磁悬浮斜翼节在二维伺服比例阀上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3.
    
A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for time-domain nonlinear aeroelastic analysis of a flexible wing model is presented and validated by wind tunnel tests. A strain-based beam model for nonlinear structural analysis is combined with the Unsteady Vortex Lattice Method (UVLM) to form the complete framework for aeroelastic analysis. The nonlinear second-orde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an implicit time integration scheme that incorporates a Newton-Raphson sub-iteration technique. An advanced fiber optic sensing technique is firstly used in a wind tunnel for measuring large structural deformations.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the nonlinear flutter boundary is determined by analyzing the transient response about the nonlinear static equilibrium with a series of flow velocities. The gust responses of the wing model at various gust frequencies are also studied. Comparisons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nonlinear flutter boundary and simulating the gust response of flexible wings in the time domain.  相似文献   
894.
针对金属增材制造样品中微米级尺度缺陷工业 CT检测灵敏度验证问题,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包含参考标样的组装结构试块,实现了零件感兴趣区域的检测效果验证。使用试块初步研究了不同几何放大倍数下及不同偏心距离下试块感兴趣区域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检测几何放大倍数的降低,及偏心距离的不断增大,缺陷的不可检缺陷的尺寸逐渐增大,缺陷的可检性及识别的准确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95.
亚暴偶极化过程中离子加速是亚暴粒子注入的重要产生机制. 通过试验粒子的方法模拟研究了亚暴偶极化期间磁尾等离子体片-8Re~-5Re处超低频电磁波对质子的加速过程. 研究表明, 质子在大尺度偶极化电磁场的作用下向内磁层注入, 与质子回旋频率相近的超低频电磁波能够引起低能质子发生非绝热加速. 质子在偶极化前后的能量变化与质子的初始能量密切相关, 初始能量远小于截止能量的质子, 末能量要比初始能量显著增加, 其值与扰动波频率相关, 且量级与偶极化造成的低能氧离子能量增加量级基本相当; 初始能量在截止能量以上的质子受超低频电磁波影响不大, 注入过程能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96.
为了探究GNSS L1波段中信号不同调制方式的GNSS-R码相位延迟海面的测高性能,开展了双天线岸基GNSS-R海面测高实验,收集了采样率为40 MHz的原始中频数据。利用自主开发的GNSS-R测高软件接收机和反演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同时获得了基于QZSS L1C/A码和L1C码的GNSS-R海面测高结果,并分别与岸基同步观测的雷达高度计的测高值进行对比,以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基于QZSS L1C/A码和L1C码的海面测高精度最优可达0.63 m和0.4 m,L1C码的延迟GNSS-R测高精度明显高于L1C/A码。此外,GNSS-R测高精度会随着卫星高度角的增加而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97.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Al掺杂ZnO(AZO)防静电热控填料,并以硅酸钾为黏结剂,研究掺杂比例、颜填比等因素对涂层电阻率及热控性能的影响,制备无机防静电热控涂层。通过SEM、XRD、3D测量激光显微镜表征填料及涂层的微观组织和相成分,通过接触电阻测试仪和分光光度计评价涂层的电阻率和热控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表面致密,厚度均匀,呈现出良好的成膜性,且该涂层与基材结合力好(1级)、热控性能优异(αs= 0.19±0.02;εH=0.92±0.02)、具有低电阻率[(3.0~18.0)×105 Ω•m],并且具有优异的空间环境适应性,在实现航天器防静电热控领域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8.
随着5G大规模商用和6G研发的启动,天地一体已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共识,然而空口边界被无限扩大,使无线通信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位置信息服务为安全通信与定位导航的学科交叉提供了可能。提出了一种利用用户空时信息进行加密的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利用位置和时间唯一性的加密技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授时服务获取用户的空时信息,基于短报文业务实现信息共享,在传统加密算法的基础上提供额外安全层。该方法在密钥生成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MD5信息摘要结合Logistic混沌映射的密钥生成算法(MD5-Logistic),使加密过程随位置变化而动态更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生成的密钥具有较高随机性,且有效降低了生成密文与明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为提升对定位误差的容忍能力,引入容忍距离概念,将解密范围从一点扩大为一个区域,使系统的鲁棒性及实用性得到显著提升。最后通过实测得到通信成功率与容忍距离间的关系,并给出合适的容忍距离。  相似文献   
899.
介绍用于测量高低温环境下高压气体绝对压力的传感器的设计,传感器采用谐振筒式敏感元件和数字量输出方式.量程满足0.02~4.0MPa,精度优于±0.05%FS,可在-55~150℃的较宽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该传感器可用于飞机发动机的电调系统,测量发动机不同位置的压力.文中主要论述了谐振筒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宽温大压力高精度...  相似文献   
900.
通过测量SiC纤维束在受到不同曲率半径带来的弯曲损伤后剩余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大小,揭示曲率半径对SiC纤维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编织过程中的弯曲损伤对编织材料进行强度预测,以此指导复合材料编织工艺。对受到不同曲率半径的弯曲损伤后的SiC纤维束进行静态拉伸试验,将试验所得剩余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未受弯曲破坏纤维束强度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弯曲损伤需要在曲率半径小于一定程度时才会对纤维束性能产生影响,纤维束弯曲曲率半径小于2mm后,弯曲损伤会随着曲率半径的减小而加大。基于试验结果,考虑2.5D织物结构特征计算发现板材厚度δ、纱线层数n和纬纱密度ρ等常用制造工艺参数满足nδ>2π2ρ2时,可得到强度良好的2.5D织物。借助有限元手段分析弯曲损伤对2.5D织物性能的影响,发现考虑纤维弯曲损伤后,2.5D编织复合材料的经向强度更低,断裂应变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