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434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武器装备研发项目中评估对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武器装备研发项目中评估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发项目中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三维结构的中评估模型,并对单项评估和综合评估模型可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辅助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52.
以一种基于旋流增益的强化换热技术为研究对象,对狭小受限的气膜孔内冷通道中气膜孔的流量系数开展了试验研究.试验中通过改变气膜孔雷诺数Re(4800~26000)、吹风比M(0.36~2.74)、无量纲冷却通道高度h/d(0.33~2.0)等参数,研究了狭小空间的几何结构、流动参数等对单排气膜孔平均流量系数Cd的影响,并得...  相似文献   
53.
基于航天测控的实时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发射试验具有高风险性,而承担航天器测控的测控系统规模庞大、关系复杂,其测控设备、软件的正确性关系到试验成败。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设备、软件的正确性在发射任务前就可以得到充分验证,从而提高发射试验的安全性。以航天器试验任务为背景设计的实时仿真系统,在航天测量船上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4.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在880℃/10min规范下成功实现了SiO2f/SiO2自身、SiO2f/SiO2与Cu和SiO2f/SiO2与1Cr18Ni9Ti三种接头的连接。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接头中靠近SiO2f/SiO2母材的界面处均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扩散反应层组织,反应层中出现了Ti和O的富集,根据两者的原子比例推断生成了TiO2相;另外,三种接头中心区都形成了由灰色相和白色相共同组成的Ag-Cu共晶组织,其中灰色相为Cu基固溶体,白色相为Ag基固溶体。接头剪切强度结果显示,SiO2f/SiO2/Cu接头剪切强度为12.4MPa,SiO2f/SiO2/1Cr18Ni9Ti接头剪切强度为18.4MPa,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是决定接头强度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5.
一种适应较大比例变化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牛力丕  毛士艺  陈炜 《航空学报》2006,27(3):475-480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曲率区域极值和边缘相关的图像配准方法。算法首先提取图像的较长边缘并对其进行改进的Freeman编码;然后使用Freeman码计算曲线的曲率,根据曲率极值的对应情况初始匹配边缘并得到比例变换因子;然后重采样图像,使用边缘相关、一致性检测方法得到对应的相关边缘对,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图像的配准参数。算法可以适应配准图像间有较大旋转角度和较大平移变换等情况。  相似文献   
56.
基于DSP和FPGA的视频编码器协同设计与算法优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P和FPGA协同技术设计实现了一个高性能的MPEG-4视频编码器。FPGA模块完成视频采集、YUV分离、数据I/O等功能,而使用DSP专一进行视频压缩编码。针对DSP片内资源特点设计了片内存储器数据分配方案,并根据该方案优化了MPEG-4视频压缩的数据流模式。提出了基于宏块空间复杂度的宏块类型判断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视频压缩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测试结果表明,采用MPEG-4视频标准该视频编码器每秒能够压缩39.2帧CIF图像。  相似文献   
57.
固液混合发动机燃面退移规律辩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威  许敏  毛成立  毛励文 《推进技术》2006,27(6):481-483,509
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试验对固液混合发动机的燃面退移规律进行辨识,采用在一发试验中适当调节工作参数的方式,并结合瞬时燃面退移速率求解方法,总结出了一套固液混合发动机燃面退移规律辨识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二维药型的固液混合发动机,通过一发试验即可较准确地掌握其燃面退移规律,还可应用于其它同种类型的固液混合发动机内弹道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58.
The Spalart-Allmaras (S-A) turbulence model,the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turbulenee model and their compressibility corrections are revaluated for hypersonic compression corner flows by using high-...  相似文献   
59.
采用一维定常计算方法,考虑各种部件效率的影响,在双燃烧室发动机总增压比为32,涡轮前总温为1900K时,与高温升燃烧室涡轮前总温为2400K时进行了总体性能对比,并指出了双燃烧室结构发动机2个燃烧室的热量分配方法.结果表明:温升同为1463K时,高温升燃烧室发动机比双燃烧室发动机单位推力高2.7%,耗油率低3.8%.双燃烧室结构发动机更有利克服超声速下的冲压损失, Ma大于1.5之后,增力比大于高温升燃烧室发动机.   相似文献   
60.
斜向冲击强化换热特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针对某型发动机主动间隙控制系统中典型冷却结构——45°斜向射流冲击,利用热膜法和红外热像仪测试技术,开展了局部强化冷却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冲击雷诺数Re(33297~83242)、斜向冲击间距比H/d (2~6)等参数对冲击靶板表面局部换热特性参数Nu及Nu的影响.试验中发现位于驻点处和下游附驻点区出现了两个Nu峰值,当冲击Re较大、斜向冲击间距比H/d较小时,该现象尤为突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冲击Re的增大,靶板局部强化换热效果显著提升,Nu和Nu均显著增强;随着H/d的减小,驻点区域局部强化换热效果逐步提升,但增加幅度微弱;而在远离驻点区域,特别是在第二个峰值位置,冲击间距减小使得冲击强化换热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