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8篇
  免费   646篇
  国内免费   506篇
航空   4501篇
航天技术   2871篇
综合类   444篇
航天   206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231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14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180篇
  1984年   136篇
  1983年   107篇
  1982年   134篇
  1981年   165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40篇
  1977年   37篇
  1976年   31篇
  1974年   35篇
  1970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21.
用标定和亚像素技术实现三维运动目标的高精度测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多种亚像素图像技术提取目标及网格节点,并采用新的摄影系统标定与系统误差修正技术,用多个摄像机实现对有特殊标志的空间三维运动目标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22.
文章介绍了破坏性物理分析(DPA)内容,以及它在高可靠性半导体器件质量验证中的作用。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DPA 能有效地评价半导体器件的批质量.  相似文献   
923.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在飞行器姿态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Kawamura等人提出的Neural-Fuzy协作系统概念[1],根据模糊系统的结构,确定等价结构的神经网络。网络保留了模糊控制系统的优点,空间结构清晰,同时具有学习功能,并介绍了采用多层神经网络表达模糊控制系统的知识规则、模糊推理和学习算法,给出了控制某导弹纵向姿态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24.
基于IDEA和RSA的网络数据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密码学的方法来解决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将IDEA和RSA相结合的加密方式来保证网络数据安全,这种方法兼有传统密码体制与公开密钥体制的优点。文中对加密通信过程、解密过程和数字签名及其鉴定过程作了简介,说明了其抗解能力,结论认为,本法是比较理想的加密方式。  相似文献   
925.
本文结合专为哈尔滨制氧机厂开发的实用型CAPP系统,对CAPP系统的研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该系统以Windows作为开发平台,在基于零件特征造型建模的基础上,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完成了一个交互式信息输入子系统,实现了回转体零件CAPP系统的信息输入,这里主要介绍零件特征信息模型的建立与特征信息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926.
为完成在大型真空热试验中对飞船表面及舷窗的摄像观察提出了实施方案,分析并解决了普通摄像设备在真空—低温下使用的关键的技术问题,满足了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927.
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固体推进剂模拟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实验系统,给出了实验塞式喷管型面设计方法和特征线法在塞式喷管流场计算中的应用,癖结了实验研究结果,并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主要结果包括燃烧室压力,底部气锥流量,内膨胀比,侧喷管倾角,底部压缩角等对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塞式喷管单元发动机推力方向与其轴线方向夹角的高度特性。  相似文献   
928.
An empirical model of the high-latitude boundary of the outer Earth’s radiation belt (ERB) has been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data of electron fluxes on the polar low-orbit CORONAS-Photon, Meteor-M1, and Meteor-M2 satellites. The boundary was determined by a sharp decrease to the background level of the flux of trapped electrons with energies of 100 or 200 keV in the polar part of the profile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A numerical algorithm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moment, when the fastest flux changes are recorded. The primary search was carried out, first, on 30 s averaged data, then repeated on data with a higher resolution. A functional dependence was obtained in order to approximate the obtained set of intersections of the boundary by elliptical curve. The empirical model constructed using the CORONAS-Photon measurement data in the epoch of anomalously low geomagnetic activity reflects the longitude structure of the high-latitude boundary of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l Earth’s magnetic field (MF), as well as its dependence on the universal time. Based on the data of intersections of the high-latitude boundary of the outer ERB (OERB) in the epoch of 2014–2016, the latitudinal shift of the boundary to the equator dependent on geomagnetic activity has been determined, as well as the nightside shift of the boundary due to the diurnal rotation of the Earth.  相似文献   
929.
杨育伟  蔡洪 《宇航学报》2019,40(8):897-907
将电动力绳系(EDT)的主星质量、子星质量、绳系质量以及绳系中的电流视为系统参数,研究这些参数对系统的摆动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的影响。哑铃模型下的电动力绳系摆动动力学方程存在不稳定的周期解,通过Floquet理论来衡量周期解的不稳定程度,从而研究各系统参数对摆动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用春分点轨道元素的形式描述的电动力绳系轨道动力学方程,并以降轨时间来衡量电动力绳系的降轨效率,从而研究系统参数对轨道动力学的影响。运用算例对周期解迁移矩阵的特征值、降轨时间随各系统参数的变化关系进行了仿真,分别得出了各系统参数对系统摆动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的影响。综合本文的仿真结果,并考虑实际发射及空间运行中的其它因素,对电动力绳系的设计和降轨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30.
针对椭圆轨道卫星近/远地点的星下点对全球或特定纬度区域的访问问题,提出一种连续小推力下的对地覆盖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自然摄动对卫星拱线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进行小推力覆盖控制的必要性。然后,针对燃料消耗的优化问题,将控制方程展开成含傅里叶级数的形式,用以获得便于星上计算的解析形式的次优解,同时探讨了截取阶数与优化程度的关系。在进行拱线控制的同时,通过合理设置约束,对椭圆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进行保护,确保卫星安全运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以适当的燃料消耗代价实现椭圆轨道的近/远地点的全球覆盖控制或特定纬度区域的反复推扫,且控制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