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33篇 |
免费 | 1140篇 |
国内免费 | 116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682篇 |
航天技术 | 1599篇 |
综合类 | 982篇 |
航天 | 19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36篇 |
2020年 | 224篇 |
2019年 | 126篇 |
2018年 | 144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56篇 |
2015年 | 229篇 |
2014年 | 389篇 |
2013年 | 385篇 |
2012年 | 409篇 |
2011年 | 410篇 |
2010年 | 511篇 |
2009年 | 476篇 |
2008年 | 464篇 |
2007年 | 417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297篇 |
2004年 | 205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198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211篇 |
1999年 | 254篇 |
1998年 | 233篇 |
1997年 | 191篇 |
1996年 | 177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74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53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9年 | 1篇 |
19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692.
693.
压电智能柔性梁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压电陶瓷作为作动器,对柔性悬臂梁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研究.分析了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独立模态控制法对柔性悬臂梁的前两阶模态实施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振动主动控制明显增加了柔性悬臂梁的结构阻尼,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振动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94.
695.
696.
飞翼模型高速风洞PIV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在2.4米跨声速风洞中创新开展了PIV试验。对空风洞进行了测速校核,并对小展弦比飞翼标模开展了二维、三维涡迹PIV测试,试验马赫数为0.4~0.9。测试结果表明,2.4m风洞PIV试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M≤0.8时空风洞测速结果与理论值相差不超过1%,M=0.9时相差不超过2%。小展弦比飞翼标模测试结果显示,M数增大使机翼尾涡涡量和切向速度增大,涡核向内展向方向移动。前缘涡与上翼面分离具有密切关系:当M=0.8、α≤12°时,翼梢测试截面的前缘涡尚未破裂,上翼面未发生显著的流动分离;当α≥13°时,前缘涡破碎时机提前,当地后1/2弦长区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697.
针对地热水环境中金属管道常见的腐蚀与结垢问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不同温度的模拟地热水中镀锌钢管的腐蚀与结垢行为.结果表明:实验前期镀锌钢管的表面出现两种形貌("球"状和"针"状),不同温度的地热水中腐蚀与结垢产物的晶体形状不同,产物成分主要为Zn(OH)2,ZnO,CaCO3和MgCO3;镀锌钢管表面产物的分布对镀锌钢管在模拟地热水中的进一步腐蚀有一定程度的抑制;50℃地热水中的镀锌钢管表面的腐蚀坑面积较小,而在65℃和80℃地热水中腐蚀坑面积较大,镀锌钢管的腐蚀与结垢速度随地热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698.
光学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新型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光学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在测量表面形状复杂、曲率较大的物体时其条纹频谱存在混叠,无法获得被测物体表面准确的轮廓信息这一缺陷,在总结分析了窗口FTP、伸缩窗口FTP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窗口FTP.并对这3种改进型FTP的测量精度作了对比分析,证明自适应窗口FTP的测量精度最高,比传统FTP提高了近100倍.改进后的FTP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相似文献
699.
介绍了失真的测量原理和产生标准失真源的方法;介绍了失真度测量仪自动测试系统,并对测量装置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0.
介绍了中国新一代宇航试验舱的温控系统。该温控系统设计思想先进、结构新颖。在直径2.3m,长2m的封闭舱体控温面上,实现了0℃~50℃的任意温度定点控制及90min内的正弦波、梯形波、三角波的周期变化;在整个控温面上温度非均匀性(均方根偏差)小于0.3℃,远远超过了非均匀度±1℃、控制精度±2℃的原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