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114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利用网格粒子云(PIC)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对电离层加热实验中静电波的激发和参量不稳定性的产生,作一维静电粒子模拟,模拟结果表明,SEE的特征与加热泵波频率ω0和电子回旋频率nωce之间的比值有关。入射泵波的电场与地磁场之间的夹角也是影响SEE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82.
曲外锥乘波体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和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旭照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18,39(10):2313-2319
为了研究乘波体和进气道的一体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曲外锥乘波体和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在Ma5.5条件下,设计了一体化乘波前体进气道的理论构型。在设计状态,对一体化前体进气道进行了无粘数值仿真,将获得的流场结构及流动参数同理论设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在马赫数4,5.5和6,攻角-2°~6°内,对一体化构型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无粘数值仿真,获得的结果表明,该一体化构型具有良好的气动压缩特性。给出了乘波体/进气道一体化设计的新途径,实现了乘波体和进气道符合气动规律的一体化匹配。  相似文献   
83.
脉冲式燃烧风洞起动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隐式双时间步方法模拟非定常过程,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湍流模型选择剪切应力输运(SST)k-ω模型,并求解组分扩散方程,对脉冲式燃烧风洞的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喷管起动时流场结构的变化情况和自由射流区超声速流场的建立过程.计算结果为改进风洞起动特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剩磁矩分析与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韵  房建成  汤继强  王曦 《航空学报》2011,32(5):881-890
为对磁悬浮反作用飞轮的剩磁矩(RMM)进行分析及最小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磁偶极子模型的剩磁矩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仿真空间磁场分布,通过选取3个特征平面的磁场反推得到剩磁矩.对不同工作状态下飞轮样机剩磁矩的大小及变化范围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剩磁矩优化设计方法及补偿方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磁轴...  相似文献   
85.
采用基于k-ω湍流模型的非线性显式代数应力模型(EASM)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常用的超声速凹槽、压缩拐角和侧壁压缩进气道简化模型的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了EASM 模型对壁面压强、摩阻、Stanton数和壁面摩擦力线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与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86.
赵慧勇  雷波  乐嘉陵 《推进技术》2010,31(4):406-411
针对两种双尖鳍外形的对称交叉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采用N-S方程和两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计算。研究了网格收敛性、鳍的角度和湍流模型对壁面压强、Stanton数和壁面摩擦力线的影响。弱相互作用的计算结果较好,强相互作用的壁面压强和摩擦力线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而Stanton数的计算结果较差,峰值高达试验的2.5倍左右。随着鳍的角度的增加,壁面压强和Stanton数的分布从单调分布发展为M型分布,两者的峰值不在相同的位置。湍流模型对壁面压强和壁面摩擦力线影响很小,对Stanton数计算的影响很大,SST模型比BSL模型表现好一些。  相似文献   
87.
魏科鹏  胡健  姚建勇  邢浩晨  乐贵高 《航空学报》2021,42(6):624540-624540
目前机电作动器由于具有干净、维护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航空业的青睐。航空机电作动器的特点是控制精度、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要求高,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为了提高航空作动器响应速度和跟踪精度,设计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加快系统响应而且可以在无扰动情况下实现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针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设计多层神经网络进行估计并通过前馈方法加以补偿。针对神经网络的重构误差,设计了非线性鲁棒项加以克服。利用李亚普洛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控制系统在有扰动情况下可以实现有界稳定。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参数自适应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8.
阐述了组织行为学中关于组织结构与组织结构变革的概念,介绍了职能型组织结构、项目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及其优劣势。基于民用飞机批生产阶段的生产属性与要求,提出了对联络工程组织架构提出优化的需求,通过系统梳理联络工程专业职能,建议突出批生产飞机按照"架次"组织生产制造的特点,强化架次管理构建矩阵型组织结构,以提高民用飞机批生产过程中联络工程对生产制造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响应能力和效率,保障生产活动按计划开展。  相似文献   
89.
针对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对通讯、控制及测量的特殊要求,设计一种以ARM处理器STM32F103RBT6为核心的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硬件平台与上位机结合的核心控制系统。该硬件平台集成了USB-HUB功能,采用专门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简化电路设计,节省了开发周期。通过增加瞬态二极管保护电路提高电路的抗雷击浪涌能力,同时具备安全的互锁功能。实验表明,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提出了工业产品的数字化实体概念,指出了数字化实体制造良好的应用前景.讨论了工业产品数字化实体制造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其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作者在数字化实体制造方面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