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6篇 |
免费 | 316篇 |
国内免费 | 18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07篇 |
航天技术 | 295篇 |
综合类 | 181篇 |
航天 | 3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74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53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32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772.
针对星载微波辐射计中检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 观测固定目标时, 通过调节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的大小, 定量分析系统伏安特性曲线, 对星载微波辐射计系统线性度进行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 通过调节AGC大小, 系统增益发生变化, 导致检波器工作区间发生微弱变化, 通过两点定标不能完全消除由于增益引起的非线性误差. 对一定亮温范围的观测目标进行分析, 结果证明, AGC变化时反算亮温与实际目标亮温差值随观测亮温的变化而成非线性变化. 从而证明, 系统增益变化导致的亮温变化通过两点线性定标并不能完全消除. 在系统正常工作或实时定标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调节AGC值, 保证微波辐射计系统工作在线性区间. 相似文献
773.
774.
775.
776.
应变天平的输出信号较小,安装和信号连接环节较多,吹风试验过程中故障较频繁。故对其信号进行合适的调理,使用适当的电信号校正技术,即用电的方法模拟天平所受的载荷,对解决天平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迅速诊断故障,提高天平以及风洞测力试验精度和准确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7.
针对载人登月任务中人货分运飞行模式,精确快速设计了着陆器(LM)的奔月轨道,分析了轨道窗口特性。以着陆器的奔月出发时刻、纬度幅角和加速脉冲为设计变量,基于多圆锥曲线法动力学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优化算法对奔月轨道快速求解。在地心白道系下提出了近月点伪经度判别准则,该方法可为轨道设计参数初值提供正确参考。最后以伪倾角为窗口特性分析参数,发现了近月点窗口、近地点出发位置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伪经度搜索方法能够快速求解着陆器地月转移轨道,同时揭示了环月到达轨道(LLO)与近地出发轨道(LEO)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可为未来载人登月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78.
779.
基于机内测试的故障注入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机内测试(Built-in Test, BIT)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对其验证和评价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使这一领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故障注入的方式检测BIT性能是一种有效的验证其测试性水平的方法.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BIT验证和评价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其实用价值,着重阐述了关于BIT验证和评价的故障注入系统设计方案,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总体结构框图、工作流程图、系统中各子模块的关系图以及实验数据等.在硬/软件设计实现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BIT验证实验,模拟一定数量的故障注入到被测电路中,用以验证BIT测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故障注入系统能够满足验证BIT设计指标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初步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780.
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系统控制复杂,离线仿真与传统全实物的故障试验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控制功能强大的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基于dSPACE1007系统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半实物实时仿真平台,解决可模拟绕组内部故障的实物电机、dSPACE与Simulink软件三方联调时的数据接口与控制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在DFIG定、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工况下,通过Control Desk界面可灵活改变控制参数及算法,实现电机绕组内部故障状态下的容错运行,为DFIG故障检测和容错控制研究提供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