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1.
在过去十年,可以看到军用和民用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快速发展。新的大项计划(欧洲也有)是这一领域的技术驱动因素。本文目的在于简述用相控阵雷达所能完成的挑战性雷达任务,地面、舰载、机载和星载系统的主要应用,关键的技术和未来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312.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终身接受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在构建学习化社会中,如何为广大求学者提供一个灵活、开放、自由、便利的学习方式和时空,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为此,国家制定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战略目标。我们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构建我院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13.
李湍  任火 《国际太空》1992,(9):10-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综合环境试验楼(SITB)位于筑波空间中心,是一座长方形(176m×70m)的三层建筑。该试验楼主要用于大型空间装置的试验和测试,这些空间装置包括将由H-Ⅱ火箭发射的大型人造卫星、载人空间站、空间飞机等。试验楼内有真空罐、力学环境试验设施、质量特性试验设施等。这些设施安装在同一楼内,不仅提高了每个系列飞行器试验的测试效率,还可同时进行多种飞行器的环境试验。  相似文献   
314.
本文报导了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处理算法用于相同试验数据时的性能比较研究,这些数据由QinetiQ公司改进型监视雷达收集。这两种算法的性能是用杂波对消比和目标信号改善因子(有STAP和没有STAP处理的信号对杂波加噪声之比)来定量研究的。结果表明可以使多普勒前和多普勒后STAP具有相同的杂波对消水平。 所得到的结果是明亮的目标特征会影响到STAP处理器并减弱全部的杂波对消。我们已经发现对于两个相位中心试验雷达数据而言,与简单的固定窗多普勒后STAP算法相比,PRI来回变化的多普勒后STAP使杂波对消有很大的提高。还发现动窗或辅助单元多普勒后STAP的应用会降低处理器的输出。将最后距离多普勒图归一化以防止热噪声的加强并去除随着多普勒而改变的权范数的变化,这是在STAP处理后进行探测算法解读和应用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315.
本文叙述了表面粗糙度对热交换过程的影响,谈到了原苏联已研制成功的 RD—170、RD—120和 RD—0120等大型高压补燃液体火箭发动机均采用了提高换热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强化燃烧室壁与外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过程。文中指出了粗糙表面上的凸台间距与其高度之比(s/h)在12~14范围内时,粗糙度有效系数之值最大;各凸台的高度大致等于附面层的层流底层的10倍是最佳选择,并给出了计算附面层的层流底层厚度的半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16.
雷达百年     
本文以德国人的观点阐述雷达百年历史。“早期发明”从电磁波理论出现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止。“重新发明”一节阐述30年代德国、英国、美国在二战期间的历史。“战后发展”一节涉及五类雷达发展情况。最后简要展望雷达的未来。  相似文献   
317.
介绍了利用分形学研究雷电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将分形学与雷电特征参数相结合的动态描述雷电的设想.  相似文献   
318.
任宏光 《飞行力学》1998,16(1):20-25
对某型第三代红外空空导弹的不可攻击区,即“黑洞”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数学仿真进行验证,证实了“黑洞”的存在,通过对攻击区中“黑洞”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在比例导引系数进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黑洞”的方法和工程实施途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效地提高导弹的制导精度,消除了攻击区中的“黑洞”改善了导弹的全向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319.
针对某型号发动机Y进口管疏松缺陷问题,基于ProCAST铸造仿真模拟软件,阐述了缺陷产生机理,建立了合金充型凝固可视化模型,得出冷铁设计不合理是缺陷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整冷铁结构及尺寸,协调各部分冷却速度,优化凝固温度场分布,从而建立了自下而上的凝固顺序,保证铸液补缩通道的通畅,原缺陷部位合金液得到补充,消除疏松缺陷。小批量生产验证结果表明:铸件X光透视检查未见疏松缺陷,铸件合格率由60%提高到92.8%,生产周期由4个月缩短至1个月。  相似文献   
320.
通过分析Multi-Rate DS/CDMA信号特性,建立的Multi-Rate DS/CDMA系统模型与线性混合的盲源分离模型一致,针对异、同步信号的不同特性,提出不同循环分段降维方法:对异步系统而言,采用2倍扩频周期为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割,利用Fast-ICA算法盲估计同一扩频周期用户的扩频序列,基于矢量2范数基础上估计各用户失步时间,并依此截取得到各用户的实际扩频序列,然后,循环至次大扩频周期进行盲估计,同时根据估计波形相似度归一化衡量函数消除最大周期分段序列,求解次大周期用户扩频序列,直至循环结束。对同步系统则以单倍最大扩频周期为间隔对接收信号进行分割,然后进行盲估计及降维处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