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4篇
  免费   9914篇
  国内免费   2251篇
航空   19466篇
航天技术   1980篇
综合类   853篇
航天   306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19篇
  2020年   668篇
  2019年   1249篇
  2018年   1440篇
  2017年   1353篇
  2016年   1398篇
  2015年   1368篇
  2014年   1283篇
  2013年   1265篇
  2012年   1243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946篇
  2006年   756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18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174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286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25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2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外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调研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空探测器的热控系统设计特点,为我国深空探测器热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数控系统瞬时故障容错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瞬时故障容错技术是以故障掩盖和故障恢复的思想为基础的新的提高可靠性的技术方法,建立了数控系统容错模型和层次结构,并结合弹(箭)上计算机,对故障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和处理,以达到减小或消除瞬时故障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研究机动再入飞行器的制导控制问题。为了解决机动再入飞行器气动系数变化范围大、气动耦合严重和气动参数非线性过零常值大等恶劣条件下的控制,并且能充分利用飞行器可测量信息提高系统自适应能力,本文提出了状态方程参数辨识--极点配置--前馈补偿自适应控制的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新型号再入飞行器的制导系统仿真,可以看出该控制系统使其有很好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54.
推进剂功能组分作用机理研究——(Ⅱ)丁羟/铝粉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丁羟 /铝粉组成的实验体系中 ,通过测定药浆流变性的变化 ,研究了一些功能组分在推进剂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醇胺络合物TEA·BF3 是推进剂中铝粉的偶联剂 ,在其它功能组分存在的条件下 ,仍能竞争吸附于铝粉颗粒表面。实验发现 ,在Al/HTPB/IPDI体系药浆中 ,TEA·BF3 与MAPO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 ,使药浆流变性能显著恶化。文中对其它一些功能组分在药浆中的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一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中金属嵌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及形状设计。通过受力分析与设计使得复合材料与金属嵌件接触面应力分布合理化,保证了接触面的变形协调,得到了优化的金属嵌件形式。  相似文献   
56.
通过研究空空导弹推力矢量和气动复合控制与一般气动控制方式,讨论了新一代近距格斗型空空导弹的一种控制模式,并参照某型导弹的数学模型及有关气动参数对两种控制方式进行了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在新一代格斗型空空导弹上采用复合控制方式可明显地改善导弹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57.
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过程,以及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58.
威布尔型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极大拟然和小概率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威布尔型产品特征寿命的求取方法在各种文献中没有介绍、经典的双威布尔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既繁琐又不精确等情况,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威布尔型单机产品的可靠性试验样本求取其特征寿命,如何运用等效折合的方法求取威布尔型串并联系统的可靠性置信下限,最后对某威布尔型发动机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烧蚀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航天飞行器防热部件在氧-煤油发动机火焰喷吹下的烧蚀行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利用“杀死”单元的方法建立防热部件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烧蚀边界的退缩,从而完成了对烧蚀尺寸变化的定量描述。烧蚀开始于4.59s,到12s时线烧蚀量为1.47mm。计算结果与试验的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0.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LISA) mission is to detect and observe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massive black holes and galactic binaries in the frequency range 10−4 to 10−1 Hz. This low-frequency range is inaccessible to ground-based interferometers because of the unshieldable background of local gravitational noise and because ground-based interferometers are limited in length to a few km. LISA is an ESA cornerstone mission and recently had a system study (Ref. 1) carried out by a consortium led by Astrium, which confirmed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for the payload with only minor changes, and provided detailed concepts for the spacecraft and mission design. The study confirmed the need for a drag-free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mission to develop the inertial sensors for LISA, before embarking on the build of the flight sensors. With a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flight in 2005,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carry out LISA as a joint ESA-NASA mission with a launch by 2010 subject to the funding programmatics. The baseline for LISA is three disc-like spacecraft each of which consist of a science module which carries the laser interferometer payload (two in each science module) and a propulsion module containing an ion drive and the hydrazine thrusters of the AOCS. The propulsion module is used for the transfer from earth escape trajectory provided by the Delta II launch to the operational orbit. Once there the propulsion module is jettisoned to reduce disturbances on the payloa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rmal and gravitational disturbances, a model of the drag-free control and of the interferometer operation confirm that the strain sensitiv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will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