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1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420篇
航空   2543篇
航天技术   499篇
综合类   261篇
航天   8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风扇轴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方法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风扇轴在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联合作用下,真实模拟试验件边界环境,且不引入额外载荷的要求下进行高/低周复合疲劳(HCF/LCF)试验.采用机械设计技术、液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的加载方法,建立了4种载荷的控制系统和标定系统,并设计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轴试验器.试验器利用计算机测控系统,通过信号提取、电液伺服阀和机械系统可同时实现轴向力、主扭矩、振动扭矩和旋转弯矩载荷的协调加载.结果表明:试验器高周载荷加载频率可达到9Hz,低周疲劳载荷加载精度优于±0.12%,振动扭矩载荷加载精度优于±2%,92.75%的旋转弯矩加载数据精度优于±5%,旋转弯矩误差范围为±9%.试验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度.   相似文献   
952.
为了解决微电网中普遍存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详细分析了微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微电网三相负荷计算方法,并采用了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所用的量子优化算法中引入了双链式结构和动态旋转角调整策略,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并求解得出合适的解,从而获得最优的三相负荷接入方案。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3.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BLIM)的逆系统解耦控制性能受负载和参数变化影响的问题,在转子磁链定向逆系统解耦控制的基础上,采用自抗扰控制器(ADRC)替换经典的PID控制器,将BLIM模型中的交叉耦合项、本体参数变化和负载视为“扰动”,统一用ADRC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估测,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NLSEF)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ADRC,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解耦控制性能;同时,对电机参数和负载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54.
为了得到无喷管助推器药柱设计的最优解,采用无喷管助推器一维非定常内弹道计算方法和粒子群模式搜索混合优化算法,构建了无喷管助推器药柱优化设计框架,优化框架中粒子群算法用于全局搜索,模式搜索算法用于局部搜索。对圆柱内孔装药无喷管助推器的药柱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大化总冲设计在不增大峰值压强的条件下总冲提升了5.4%,最小化峰值压强设计在总冲不降低的条件下峰值压强降低了33.8%,表明设计框架适用于无喷管助推器药柱优化设计过程,能够满足不同药柱设计的需求,混合优化算法的采用大大降低了优化设计代价。  相似文献   
955.
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加厚及预变形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政  熊鹰  孙海涛 《推进技术》2017,38(9):2107-2114
为有效利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轻质和弹性特点,对螺旋桨做了加厚处理,在保证水动力性能的前提下,加宽空泡斗以增强螺旋桨对不均匀流场的适应性,在结构上还会增加复合材料桨叶的强度。采用稳态流固耦合算法,对优选出的加厚桨进行了45°和-30°两种复合材料铺层角度下的流固耦合计算,采用预变形设计方法,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敞水性能、型值参数和变形。设计工况下,在复合材料螺旋桨变形的反方向施加预变形量,受力后可变形至原桨的形状,水动力性能也与原桨相当,而在非设计工况下,实现了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956.
为了验证霍尔电推进系统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与航天器的相互兼容性、空间工作特性及空间飞行性能与地面数据的差异性,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搭载SJ-17新技术验证卫星开展了在轨飞行试验,对霍尔电推进系统在轨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飞行试验期间LHT-100霍尔电推进系统各项工作性能参数符合设计指标要求,其中推力79.5m N,比冲1531s,系统功率低于1.527k W,单次长时间工作8h,在轨系统开关机次数大于24次,在轨累计点火时间超过3028min,在轨飞行试验数据与地面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57.
以单质量块滚转通道变质心控制再入飞行器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质心控制飞行器动力学建模技术及其运动机理。基于牛顿力学建模法及多刚体理论建立了变质心控制再入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并对因质量块运动产生的力矩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质心偏移引起的附加气动力矩是变质心控制的主导控制力矩,且质量块的不同安装位置及质量比将影响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58.
基于计算机仿真建模的评估方法在容量评估中的运用日渐增多,但此类仿真大多为空域容量仿真,对于地面保障车辆与航空器联合建模则很少.介绍了地面保障车辆的评估方法,以航空器与地面保障车辆为仿真对象,在AirTOp中实现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地面保障车辆与航空器的联合建模,经过大量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较真实地再现了武汉天河机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到了地面保障车辆的行为特性,对仿真所得的机场综合保障能力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目标给出最终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59.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设计定性试验供靶飞行速度低、飞行高度降不下来,且小航路捷径供靶实现难度大风险高,因此考核标准低,难以对舰炮武器系统进行有效充分考核等问题,从舰炮武器系统试验靶标供靶的速度、高度、航路捷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目标毁伤概率的因素,建立了毁伤概率计算模型。通过实际验算论证了近程反导舰炮拦截掠海导弹类目标时,如果目标速度低、飞行高度高、航路捷径大,对此类目标的毁伤概率将明显增大,导致武器系统考核标准降低。提出了为真实考核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要采用速度高、掠海飞行、航路捷径小的靶弹类目标进行拦截试验,以解决试验的充分性、边界条件问题,实现从严考核之目的。  相似文献   
960.
为了提高目标轨迹解算的稳定性,针对多测速系统在应答模式下的测量数据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分类算法。首先分析了现有方法的缺陷;其次设计了一种能够将应答数据、信标数据与异常数据进行分类的新算法。该算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分类参考,采用目标理论轨迹与已经分类的历史测量数据等2种分类参考相结合的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情形;最后,利用2类主站配置模式下的典型实测数据对新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将3类数据正确分类。在此基础上,解算出的实时轨迹平稳且连续,测量数据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因此新分类算法的性能优于现有方法,对改善其他测量系统中的实时数据分类效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