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篇
  免费   816篇
  国内免费   506篇
航空   2366篇
航天技术   568篇
综合类   329篇
航天   10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协同翻译过程中,辅助译文的质量是影响协同翻译效率的重要因素,而现有辅助译文生成方法并没有考虑用户对辅助译文的个性化需求。由此,提出了通过建立用户模型来提高辅助译文质量的研究思路,根据翻译知识库与用户知识库的相对熵的大小来决策为用户提供哪个模板。实验表明:在使用用户模型后,协同翻译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2.
谷泓  黄唯金 《航空计算技术》1999,29(3):51-54,61
在进行 Internet 接入方式对比的基础上,介绍了 H F C 结构 C A T V 网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适应性,并结合 H F C 网和 S- C D M A 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 S- C D M A 技术 Cable Modem 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3.
为解决在高超声速脉冲风洞中进行大长细比等特殊模型测力实验所面临的惯性补偿问题,笔者提出了多加速度计振动分离惯性补偿方法。这一方法应用在长细比达20 :1 的模型气动力实验中,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4.
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有效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和测量轴编C/C复合材料细观编织结构及其尺寸,建立轴编C/C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通过给出组分材料有效性能的变化区间,构造组分材料性能与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有效性能的对应关系,利用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对该高度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进行训练,通过轴编C/C复合材料宏观实验结果,预报其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结果表明,轴编C/C复合材料面内弹性性能基本相同,在测量时可忽略面内纤维束铺设方向的影响;人工神经网络对训练样本有一定的依赖性,但通过多次随机构造样本训练网络,可得到理想的预测结果,且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很好的容错性,能很好地预报轴编C/C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有效性能。  相似文献   
135.
飞机大迎角横侧气动特性是决定其机动性及敏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采用机头边条改善飞机大迎角横侧气动特性进行了讨论。着重对机头边条的大小、安装位置等对飞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讨论。试验是在气动中心低速所4m×3m和3.2m风洞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6.
以三菱AnS系列可编程控制器为例,在介绍其主要模块的性能参数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对拦焦机和装煤车的控制及其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137.
本文简述了目前歼×飞机的攻角位置校准的试验方法。通过分析比较 ,认为采用微波空间定位校准法进行攻角位置误差校准优于目前风洞试验校准法  相似文献   
138.
组合式压型模寿命显著提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组合式套装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的机制 ,着重指出了预紧压力及过盈量数值的范围 ,介绍了黄铜弹药筒零件挤压成型时模具的结构及有关工艺  相似文献   
139.
目前,紧急广播系统的应用由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而日益得到各国及其广播电视机构的重视。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外紧急广播系统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我国建设紧急广播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结合国外的经验和不足,在我国紧急广播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在广电行业建设紧急广播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