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3篇
航空   277篇
航天技术   99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部分隐藏的随机化回答方法是基于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算法,针对该算法在重构频繁项集支持度上的指数级时间复杂度导致算法执行效率下降的不足,采用分治策略和集合运算方法对该算法进行改进,消除重构数据的指数级运算。改进算法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并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仿真实验与分析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环境温湿度以及促进剂用量、酸酐用量对窝增强硅橡胶基低密度烧蚀材料硬度的影响。试验发现蜂窝增强硅橡胶基低密度烧蚀材料硬度沿厚度方向呈规律变化:从外向里材料硬度逐渐降低,室温存放时间长的材料硬度降低的梯度小;密度小的材料硬度降低梯度小;促进剂量多的材料硫化后材料表面硬度大,从外向里硬度降低梯度大。其酸酐用量最佳起来 环氧树脂的30%(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3.
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混杂结构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利用超塑成形 /扩散连接(SPF/DB)工艺制造纤维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混杂结构的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在一个热循环中研制出空心的TMC -钛合金混杂结构 ,微观分析证明 ,在超塑条件下进行复合 -扩散 -成形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64.
结构的模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全等变换的模态转换方法,可将振动台模态试验获得的模态,转换成结构处在自由状况下的模态。对方法的合理性做了论述,并佐以例证。  相似文献   
65.
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研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介绍了我国第一种整体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试验研究样机的研制,讨论了样机地面试验研究和飞行试验研究两大阶段中,整机(含主级和助推级)各部件及分系统的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样机结合合理,主级比冲比国外同类型号导弹发动机有较大提高,助推级综合性能和热防护也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66.
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建立带受控振荡附翼的新概念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模型,研究了采用受控振荡附翼的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特性及其在降低旋翼振动载荷方面的有效性。气动模型采用了计及振荡附翼非定常影响的二元叶素模型。探讨了改变旋翼桨叶及振荡附翼的结构参数对新概念旋翼减振效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振荡附翼的引入能有效地降低旋翼桨毂的振动载荷。为振荡附翼的振动自适应控制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旋翼气动弹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7.
组合叶栅的实验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用于可逆风机叶片设计的组合叶栅设想及其评价准则,并对组合叶栅进行了叶栅的性能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肯定了组合叶栅设想的可行性,适当地选取叶栅的组合参数B、T,可以使组合叶栅的整体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与现有的翼型相比,Cymax^N R,αCymax^N 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8.
某Ⅰ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确定某Ⅰ级涡轮盘的技术寿命,根据该盘的标准循环载荷谱,对该盘进行了应力分析,确定在标准循环时该盘中心孔与径向销孔相交处为考核部位。为模拟标准循环时该盘在其考核部位的应力谱,专门设计了该Ⅰ级涡轮盘的试验转子及试验参数,在轮盘低循环疲劳试验器上,对该Ⅰ级涡轮盘的一个旧盘进行了高温低循环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旧盘低循环疲劳试验至第6047 次循环时,有5 个销孔考核部位出现了裂纹。断口分析表明:该旧盘剩余的试验低循环疲劳失效寿命为6047 周  相似文献   
69.
针对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为促进模型确认方法的发展所提出的热传导挑战问题,根据现代模型确认思想总结了该挑战问题解答中应包含的核心内容。在确认度量环节采用贝叶斯因子考察了实验数据是否支持所给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二阶概率方法得到了模型预测的分布,以此计算出模型预测结论的置信度。该过程中考虑了模型参数的随机不确定性和认知不确定性,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辨识了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模型预测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挑战问题中的实验数据支持所给模型,模型预测受导热系数的不确定性影响最大,模型预测材料在调控条件下的失效概率不满足调控要求,该结论的置信度为99.97%。  相似文献   
70.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model of calculating the total friction moment of space gyroscope ball bearings which usually work under ultra-low oscillatory motion and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friction moment. The aim is to know the proportion of the friction moment caused by each frictional source in the bearing's total friction moment, which is helpful to optimize the bearing design to deduce the friction moment. In the model, the cage dynamic equations considering six degree-of-freedom and the balls dynamic equations considering two degree-of-freedom were solved.The good trends with different loads between the measured friction moments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model under constant rate was validate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peed was set at 5 r/min, the bearing's maximum total friction moment when oscillation occurred wa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occurred at a constant rate. At the onset of each oscillatory mo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 friction moment caused by cage in the bearing's total friction moment was very high, and i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peed. The analyses of different cage thicknesses and different clearances between cage pocket and ball show that smaller thickness and clearance were prefer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