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篇 |
免费 | 223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02篇 |
航天技术 | 131篇 |
综合类 | 54篇 |
航天 | 1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周期性湍流射流冲击下的传热与流场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周期性变化的湍流射流冲击平板时的传热和流场特性,对实验现象和射流冲击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利用一个特殊的质量流量控制装置产生周期性的冲击射流,采用典型的正弦和矩形变化的射流,在不同频率下进行实验。研究表明,两种周期性射流冲击传热性能有很大差异,矩形冲击射流的传热性能优于正弦冲击射流,提高频率有助于射流冲击传热的强化。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流场进行锁相实验测量,研究表明,在较高频率下,阶跃变化的矩形射流冲击时整个变化周期内平板表面处于强烈的冲击和涡流不断的产生和传播状态,从而能有效地强化对流换热过程。平缓连续变化的正弦射流的锁相平均速度场低于矩形射流,卷吸和冲击作用、涡流的形成和传播过程均没有矩形射流冲击下那么强烈,从而导致换热强化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62.
传递对准是解决机载战术导弹在空中动基座条件下初始对准问题的主要方法\",其实质是利用主惯导(机载惯导)系统的数据与子惯导(弹载惯导)的相应数据做对比和匹配的过程,通常采用的匹配方法有速度匹配、位置匹配、姿态匹配、角速度匹配、加速度匹配及组合匹配”等。动基座传递对准技术之所以一直以来是业内的研究难点,其根本原因在于平台动态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传递对准的性能降低。本文首先分析飞机平台的动态特性,确定影响传递对准的主要干扰源,研究各种动态干扰因素对不同信息匹配传递对准方法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从而为传递对准方法的针对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3.
对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dynamically controlled low stress no - distortion,DC - LSND)铝合金 MAG 焊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数值仿真模型并结合优化算法对热沉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对有限元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焊接热源程序的加载和热沉过程的加载。对比正常焊接过程,采用热沉实现了随焊激冷法后焊接残余应力降低。在其他条件热沉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热沉强度的增大,残余应力显著降低。在热沉强度不变的情况下,热沉与热源距离在30 mm 左右时,应力降低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64.
为研究高空射流核心区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模拟马赫数/高度状态下高空射流核心区的物理本质和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CFD计算确定了建立自由射流试验需满足的进排气条件,获得了亚声速下喷管出口的核心区角度、超声速下不同马赫数典型流态的临界压比及其随喷管设计马赫数的变化趋势,以及自由射流试验中压力和马赫数等参数的模拟偏差对核... 相似文献
665.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为降低路由开销、提高网络的投递率,在路由策略中增加路由抢救功能.使用发生错误节点之后的路由节点存储路由个数在总网络中的比率估计路由抢救概率,提出路由抢救概率的计算公式;在路由抢救概率的基础上改进传统路由开销和路由时延的计算公式,是关于路由寿命的函数,路由寿命的设置降低了过时路由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给出路由寿命的最优解表达式最小化路由开销.仿真结果表明:①抢救概率的仿真值围绕计算值曲线附近浮动;②路由抢救功能和路由寿命的设置可以降低路由开销,提高路由投递率近20%. 相似文献
666.
对水在随机粗糙微通道中的单相液体层流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构造了两条随机粗糙微通道和一条规则粗糙微通道,计算Re范围100~2 000.结果发现:3条计算通道的Poiseuille数(Po)和Nusselt数(Nu)均大于光滑通道的分析解,并随Re缓慢增大.规则粗糙微通道中的Po和Nu都明显大于随机粗糙微通道的结果.最后,认为粗糙度对当地Nusselt数的影响,是粗糙元引起的流速变化与协同角变化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667.
深空目标距离遥远,要接收其返回地球的微弱信号,需要接收系统具备尽可能高的系统品质因数(G/T)。接收设备工作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有效降低接收系统的噪声温度,提高系统G/T值。本文对采用馈源和接收机整体制冷的Ka频段接收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和采用常温馈源、制冷接收机方案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比对。分析表明,采用前一种方案,系统G/T性能可以提升0.81dB,从而获得很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668.
某型发动机二级压气机叶片属于事故多发性零部件。最近又发生了叶身断裂故障,该故障是一种新型故障,与二扭共振引起的叶尖掉角故障不同:疲劳源位于叶盆中上部,靠近叶尖断裂飞出,断裂飞出部分约为叶片的1/3,故障件断口部分呈“S”型。本文从叶片断口金相、扫描电镜分析、振动特性计算分析、叶片静频和振型测量、疲劳破坏试验、第10阶相对振动应力测量和叶片疲劳寿命评估等研究工作,分析得出造成叶片疲劳破坏的故障机理是叶片第10阶振型在发动机0.8额定转速发生共振和叶盆表面损伤。 相似文献
669.
随着航空公司短途航线由涡扇发动机转向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以及机场周边噪声污染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商用螺旋桨飞机的声学特征正成为关键的设计参数。为研究螺旋桨的气动性能和声学特性,以某型涡桨飞机六叶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D5气动声学风洞开展实验研究。实验中对螺旋桨在固定桨叶角设置和旋转速度条件下不同来流风速的组合工况进行测量,以获取不同工况下螺旋桨的天平测力数据和远场声压信号,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来流速度对螺旋桨远场噪声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来流条件下离散部分噪声能激发出更高阶的谐波噪声,各阶谐波噪声幅值随着谐波数增大逐渐降低;当风速较低时宽频噪声声压级增大,这是由于在低前进比条件下,叶片处于失速状态,拉力系数处于非线性段,与叶片表面复杂流场引起的湍流噪声增加有关。通过指向性分析可知,位于桨盘上游位置的总声压级水平大于桨盘下游位置的总声压级水平,主要是因为螺旋桨桨盘前后的相对速度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声传播距离的延迟和加速现象。 相似文献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