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230篇
航天技术   65篇
综合类   18篇
航天   23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全致冷频率源——超导腔稳频激射器振荡器(SCSMD)的稳定度分析、性能及设计。文中还将介绍该振荡器的各个部件的实验研究结果。它将充分证明采用这一技术方案有可能使频率稳定度达到优于△f/f=10~(-17)的水平。以前设计超导腔稳频振荡器,采用低温下的铌腔与室温下的微波电子器件相结合的方案。但据报道这种方案所能达到的最佳频率稳定度仅为△f/f=3×10~(-16)。这主要是因电子系统与腔体互连的部分不稳定影响了长期性能。但全致冷的方案却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热膨胀系数被冻结(freezing-out)以及完全没有热梯度。红宝石激射器在目前所有微波放大器中噪声温度最低(1.5k),看来它是用于全致冷振荡器的较理想的器件。它的有效输出功率(~10~(-7)W/cm~3在4.2k)足以用来进行时间长于一秒的测量。另外,它具有相当高的增益(Q_m=-100)使得仅需振荡器与稳定腔之间保持很弱的耦合即可。此外,它本身的功耗也很小,即使在低至1k时也能与腔体工作在同一温度环境条件下。但激射器的工作和调谐却需外加磁场,这就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即需要对超导腔加以磁屏蔽,同时磁场的变化还将产生频率的牵引。为此,文中介绍了采用多腔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该方案将红宝石部件与超导腔隔开一段距离。我们还将谈到具有较大频率牵引效应的低Q腔稳定的激射器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最后,本文将介绍有关研制结构最坚固的超导腔的结果。兰宝石的热膨胀系数仅为铌的百分之一,其微波损耗在1.5k时,目前已达的最低值为7×10~(-10)。在兰宝石上镀超导体的谐振腔可达(按设计要求值)Q=10~8。  相似文献   
542.
一、低截获概率雷达技术低截获概率(LPI)技术包括:1.减少雷达发射时间,即尽可能断开发射机;2.采用双基地雷达工作体制,使雷达发射机可置于远离接收机的非危险区;3.使用特殊的信号波形,使之更难以截获而发现雷达的存在。此类信号波形,既是频率捷变的,又是脉内编码的。脉内编码可用来降低峰值功率而保证所需的平均功率。也可采用可编程雷达发射,使之模拟敌人雷达的发射信号,以假乱真。当然,这样尚不可避免被截获,但可延误截获接收机对信号的识别,一般还可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3.
利用2004年海南DPS-4数字测高仪观测到的强区域扩展F(SSF)数据,分析研究了5个强磁暴(Dst<-100 nT)事件期间海南SSF的响应特征.结果发现,在海南地区,5个强磁暴事件中有3个磁暴Dst最小值位于2200-0200 LT之间,在磁暴主相及恢复相初期均出现了SSF现象,这种触发作用可能源于磁层直接渗透电场的作用,而另两个磁暴Dst最小值均发生在白天,一个SSF现象出现在磁暴的恢复相晚间,另一个SSF现象出现在超强磁暴的初相晚间,后者可能由该超强磁暴的急始造成的直接渗透电场所触发;5个强磁暴期间发生的SSF现象或者仅出现在午夜前,或者先出现在午夜前并持续到午夜后;同时,还就这些观测结果与Dabas等人有关磁暴对ESF影响的结论进行对比和讨论.   相似文献   
544.
针对长时间动作识别难以充分利用时空域信息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对骨骼点特征和时 序自适应感受野的动作识别方法。首先,该方法在特征获取部分增加了相对骨骼点特征,以满足 节点多样性和互补性要求,将其分别输入到空域图卷积网络,获得空间中相邻关节聚合的局部特 征。然后,设计了一个时序自适应感受野网络,以获取在时域中关节变化的局部特征,并且增加了 网络对不同持续时长动作的适应性。最后,经过决策级融合模块,计算类别概率,得到分类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 NTU RGB+D 和 Kinetics-skeleton两大基准数据集,对比多种主流方法,均 取得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6.2%与60.1%。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提取不同动作的区别性时 间特征,提高了动作时空特征的判别能力。  相似文献   
545.
为有效促进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发,参考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动机研制经验,结合作战使用需求,系统梳理了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组成,重点围绕海洋作战适配性、海洋环境适配性、舰载使用适配性阐述了相关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机试验、陆基飞-发适配性试验和舰基舰-机-发适配性试验逐层递进的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体系验证考核方式。分析认为未来舰载战斗机发动机适配性工作应加强体系融合联合攻关,注重远海长航舰面维修保障能力设计,加快推进发动机舰载适配性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