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航空   778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2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972.
空间遥感器的热/结构/光学分析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作为一个空间遥感器整机热光学(热/结构/光学)集成分析过程,对空间遥感器主要光机结构简化,进行导热特性分析和等效热阻计算;利用软件计算在轨道上典型工况的空间外流热和内热源分布;建立有限元温度场分析模型和结构热弹性分析模型,计算全机稳、瞬态温度场分布,均匀温度和特定温度场下的位移场,得到各光学元件的位移;利用光学分析程度计算的公差计算结果插值计算遥感器光学系统由于光学元件的热致刚体位移(离轴、轴向位移和倾斜)而产生的光学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973.
傅进  雷超  边天军  郜阳  曹晓  任斐  李恒 《上海航天》2020,37(3):22-31
研究了在不同时效温度和应力水平的影响下,5A90铝锂合金的蠕变时效行为和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和机理。实验采取先加载后加热的方法,即考虑了蠕变时效非等温阶段。结果表明:在恒定外加应力175MPa下,加热至100、130和160℃时的非等温蠕变应变分别为0.026%、0.036%和0.069%;160℃下等温阶段保持18 h后的蠕变应变达到1.207%,远大于130℃下的0.079%和100℃下的0.039%;蠕变应变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由于蠕变损伤,160℃下出现蠕变第3阶段。研究了130℃下不同应力水平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的影响,发现应力为175 MPa时,非等温蠕变变形很明显,但在125和150 MPa下加热至120℃之前不会发生蠕变,并且等温蠕变应变随应力增大而增加;较高的应力可以促进δ′(Al3Li)、S(Al2MgLi)相的析出和长大;在蠕变时效初期,应力越大,位错密度越小,而在蠕变时效的后期则相反;与125和150 MPa相比,合金在175 MPa下蠕变时效初期表现出最低的强度和最好的塑性,而在蠕变时效后期则相反,这归因于位错强化和δ′相强化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74.
智能机器人的导航系统中存在着多个环节及并发流程,需要对导航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进行检测.基于该导航系统的Petri网模型,采用Petri网死锁检测算法,判定机器人导航系统Petri网中不存在叶节点,即无死锁标识,也不存在死变迁,且不存在广义标识.并判定从任一可达标识均可到达初始标识.  相似文献   
975.
在温度梯度300K/cm和定向凝固速率5~20μm/s下,Ni-10.6wt%NbC合金以平界面方式凝固,当凝固速率达到50μm/s 时,合金凝固组织中出现共晶胞状组织.随定向凝固速率的增大,三叶状和点状形态的NbC相向条状NbC相过渡.当定向凝固速率从2μm/s跃迁变化到10μm/s时,Ni-10.6wt%NbC合金凝固组织仍然以规则共晶生长;而跃迁变化到50和100μm/s时,出现起伏较大的共晶胞状组织和初生相Ni枝晶的生长.另外采用速率跃迁变化可以细化恒定定向凝固速率下的组织,组织的细化是通过NbC相重新成核,使纤维间距减少进行的.  相似文献   
976.
区间数据整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区间数据整体估计方法, 给出整体分布参数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及其协方差矩阵, 得到了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等位置-尺度分布族区间数据百分位值和百分率的置信限估计.该方法可以将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计推断, 将传统的只适用于完全数据的回归分析推广到工程中常见的区间数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7.
提高三维ICT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扫描方式及其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三维工业计算机层析成像(Three Dimensional Industrial Computed Tomography, 3D-ICT)空间分辨率提高技术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通过1/4面阵探测器偏置扫描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的锥束3D-ICT扫描方式, 推导了它的基于平行束重排的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这种方法首先通过面阵探测器中心相对于旋转中心偏移四分之一个探测单元宽度的扫描结构获取二维投影序列, 再对其进行平行束投影重排, 最后利用平行射束特点实现投影水平方向采样频率加倍, 从而提高3D-ICT水平方向的重建空间分辨率.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扫描方式和重建算法的正确性.利用该种方法, 可使3D-ICT水平方向重建空间分辨率提高近1倍.   相似文献   
978.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预测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中,权重和偏置是重要的可调节参数,与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密切相关。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偏置为随机生成,设置不当容易导致网络在训练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进而影响预测性能。为了提高BP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将沙猫群优化(Sand Cat Swarm Optimization ,SCSO)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训练过程中,首先通过SCSO 算法对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进行预训练,在此基础上,利用精调后的BP神经网络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周期渐变故障数据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SCSO-BP预测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预测误差,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79.
随着空间探索的不断深入,人类从认识空间环境逐渐转向开发和利用空间资源,空间机械臂因其运动范围广、操作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空间探索活动。复杂的太空环境以及繁重的空间操控任务对空间机械臂的自主性与智能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概述空间机械臂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空间机械臂智能规划与控制技术展开综述,重点阐述国内外学者在空间机械臂任务规划、运动规划以及运动控制等方面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而展望了后续空间机械臂规划与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0.
介绍了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 Works的二次开发方法,讲述了采用VB开发Solid Works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控制和访问Solid Works中的对象,自动生成所需规格的夹具标准件实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