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航空   799篇
航天技术   272篇
综合类   135篇
航天   3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41.
为提高涡轮流场仿真计算的收敛性和结果的精度,基于动网格的流场仿真技术,探讨了涡轮瞬态流场仿真的 2步方法——先稳态后瞬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转子—静子间滑动界面上出现了计算方程守恒引起的流场参数阶跃,流场参数变化趋势与一维等熵流动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42.
针对 GPS M码授权码流获取问题,提出 1种新的基于调制域增强副载波剥离的方法。该方法利用 GPS C/A码和 M码码片起始位的相关性,在调制域上利用 BOC调制短码信息对 GPS M码信号进行累加增强,获取授权码流。首先,利用公开的 GPS C/A码辅助获取 GPS信号载波相位和 C/A码码相位;然后,分别利用获得的 GPS信号载波相位和 C/A码码相位,完成 GPS C/A码与交调量的剥离以及 M码授权码的初始相位对准;进一步,利用 BOC调制短码信息在调制域上实现累加增强,完成副载波剥离,获得 GPS M码授权码流;最后,利用实际采集信号对所提方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并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克服带宽内 P(Y)信号旁瓣能量对 M码授权码提 取的影响,可带来 3.5 dB左右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943.
2002年底至2003上半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对我国社会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在严峻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充分发挥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大批的人力、物力,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终赢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但是,面对成绩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依然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敏锐地认识到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种种不足。非典过后,党中央、国务院一方面迅速进行社会秩序的恢复工作,另一方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并将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安排到了工作日程之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44.
UDMH/NTO双组元凝胶推进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对UDMH/NTO(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推进剂凝胶剂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分别制备了UDMH与NTO凝胶推进剂,利用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在进行了初步发动机试验后发现,氧化剂凝胶的无机凝胶剂颗粒会堵塞管路而使试验不能正常进行。通过对氧化剂凝胶的改进,重新建立了氧化剂凝胶体系并研究了其流变性能。发动机试验表明:新的UDMH/NTO双组元凝胶体系能够满足发动机设计对凝胶推进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5.
论文研究一类具有脉冲的时滞微分方程,给出了保证该方程的每个解趋于0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46.
变轨发动机工作态主动式自旋稳定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肖凯 《宇航学报》2004,25(2):231-234
首先通过对航天器变轨控制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消章消偏综合控制实现自旋稳定姿态控制”的主动式自旋稳定姿态控制方法;随后,分别研究了变轨发动机工作态的消章控制和消偏控制的特点和相应方法;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带消偏约束的消章控制法”。应用该方法对某细长型航天器的变轨发动机工作态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姿态控制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47.
固体火箭发动机前封头内绝热层在飞行加速过程中的烧蚀率是地面静止试验的1.0 ̄2.3倍。概述了国外在飞行加速对烧蚀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国内3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绝热层烧蚀率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认为,由于绝热层设计安排裕度比较大,因而这三种发动机飞行条件下的烧蚀仍在安排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48.
由于运算量大,以及对快衰落信道的无能为力,自适应均衡器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将高斯-塞得尔迭代用于信道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估值的信道均衡算法,主要分析了小数抽头决策反馈均衡器的性能,并与整数抽头均衡器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9.
We study the response of the ionosphere and magnetosphere to a sudden commencement (SC) on October 29, 2003, at 06:11 UT. It is shown that the geomagnetic response had the form of two successive stages. In the first 5 min after the SC, a strong intensification of a two-vortex current system of the DP2 type was observed in latitudes 67°-65°, with variations of H -4000 nT (+700 nT). At the same time, energetic electrons were injected without dispersion to geosynchronous orbits simultaneously in the sectors 16, 04, and 07 MLT. In the subsequent 5–15 min, a new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estern electrojet took place in all time sectors at latitudes 70°. Around midnight, this electrojet was extended in the poleward direction up to the polar cap latitudes ( 75°-83°). It had an unusually high velocity of extension (up to 5.0 km/s) and was accompanied by typical dispersionless substorm injections, but only at meridians 04 and 07 MLT. From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jets with the data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in the solar wind and magnetosphere, we suggest that 3–5 min after the SC onset a dipolization of the magnetic field at the geosynchronous orbit occurred. It was connected with the decay of the current flowing across the magnetotail. The subsequent extension of the region of current decay into the tail up to 150 RE proceeded with a velocity of 1000 km/s, which exceeds the known velocities of such an extension by a factor of 5.Translated from Kosmicheskie Issledovaniya, Vol. 42, No. 6, 2004, pp. 622–631.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4 by Solovyev, Moiseyev, Mullayarov, Du, Engebretson, Newitt.  相似文献   
950.
以T300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单向复合材料为例,考虑纤维周围间隙缺陷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微观图像识别的等效导热系数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处理材料微观电镜照片,然后依据纤维体积分数稳定性判据应用几何重构技术建立了代表性单元,并通过在代表性单元(RVE)内部交界面处添加接触热阻的方法引入间隙缺陷的影响,最终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得到等效导热系数(ETC).研究发现:间隙的位置对等效导热系数影响微弱;随着间隙缺陷占比和厚度的增加,等效导热系数显著降低;间隙缺陷占比大于0.8,无量纲间隙缺陷厚度小于0.15时,单向纤维增韧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受间隙影响最突出;相对于纤维和基体理想接触的情况,考虑间隙缺陷后,等效导热系数最大降幅可达5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