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9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371篇
航空   1822篇
航天技术   470篇
综合类   217篇
航天   58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对DEA方法分析总结的基础之上,针对航空武器装备项目常用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规划评价阶段数据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IDEA(区间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航空武器装备项目方案有效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IDEA评价决策方法不仅弥补了传统DEA方法的不足,而且克服了常用方法主观性强的弱点,因此其评价结果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92.
张昊  沈羿  王朋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23):87-93
球面光学零件高速抛光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面形精度稳定等优势,已经成为光学零件规模化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但部分光学元件具有径厚比大、矢高深等特点,极易发生弯曲或扭转变形,在高转速、高压力条件下进行抛光,受到夹具作用和抛光盘运动等影响,面形精度难以稳定控制,严重制约了抛光效率的提升。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大径厚比深拱形光学元件高速抛光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影响面形精度的模态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拓扑优化算法,优化夹具设计,使得加工变形对面形精度的影响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3.
柏鹏  王玉冰  梁晓龙  张佳强  王维佳 《航空学报》2020,41(10):23912-023912
未来战争对体系作战的需求不仅仅是靠规模"以量取胜",更要有战术上的智谋"以活胜僵"。通过干扰敌方对我方的意图推断,甚至设计出让敌方相信的假意图,能够在双方的博弈中塑造态势,取得先手,从顶层设计和战术策略上掌握主动权。运用无人机对敌方组网雷达进行航迹欺骗就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手段,能够在实现对敌探测的同时,消耗敌方雷达组网的计算资源,干扰敌方雷达及幕后指挥员对我方作战意图的推断,同时提高己方态势感知能力和生存力。本文首先介绍了航迹欺骗干扰的概念,并以时间为序,分类梳理了国内外各研究团队在航迹欺骗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然后针对航迹欺骗干扰的特点,详细分析了虚假航迹设计和生成、由不确定性误差导致的估计问题、延时转发策略和同源检验准则、以及动力学约束问题等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最后展望了航迹欺骗的应用前景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影响因素数值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欢  焦忠泽  孙丹  刘永泉  战鹏  信琦 《航空学报》2020,41(10):123544-123544
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直接影响刷式密封的封严特性和使用寿命,现有多级刷式密封结构存在各级压降不均衡导致密封提前失效的问题。本文建立多级刷式密封三维实体流固耦合求解模型,设计搭建多级刷式密封实验装置,在数值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互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工况参数与结构参数对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分配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不均衡性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工况下,相同结构的两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32%~35%和65%~68%,三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占比分别为21%~27%、27%~32%、41%~52%,多级刷式密封各级承担压降逐级增大,进出口压比对级间压降分配影响不大;增大刷丝束与转子表面间径向间隙、刷丝之间间隙以及后挡板高度均可改善各级压降分配,同时也会增加泄漏量;影响多级刷式密封级间压降均衡性的主要原因是逐级不均匀增大的体积流量,各级压降随体积流量逐级不均匀的增加而增大;增大下游级流道截面积可有效降低体积流量,平衡多级刷式密封各级压降。本文研究结果为多级刷式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伊海铭  侯磊  高朋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9):1964-1976
针对航空发动机双转子系统建立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在考虑中介轴承非线性Hertz接触力和径向游隙等非线性因素的情况下,将中介轴承内圈局部缺陷模拟成倒置的等腰梯形凹槽,利用4阶Runge-Kutta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系统的分岔图,并着重分析分岔区域的组合共振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无故障系统,该系统在分岔图上出现三个新的分岔区域,前两个分岔区域是由内圈故障特征频率与高低压转子的转频形成的组合频率诱发的组合共振引起的,第三个是由内圈故障特征频率诱发共振引起的,在分岔区域内,系统运动的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表现为从近似单周期运动到概周期运动再到近似单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毛细管放电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输出特性,借助电学诊断手段展开实验研究,获得了推力器典型放电波形,系统研究了不同毛细管内径和施加电压对等离子体等效阻抗、沉积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微冲量测量台架,测试了不同参数下毛细管推力器输出元冲量,并通过计算获得了推力器比冲、总体效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毛细管内径不断增大时,能量沉积效率不断下降,元冲量下降,比冲降低。主电容电压增大时,放电能量不断增大,能量沉积效率降低,元冲量和单次等效烧蚀质量不断增大,但推力器比冲和总体效率均先增加并趋于稳定。当毛细管腔体长度为16mm,内径3mm,主电容2.5μF,充电电压为2kV时,输出元冲量350.79±7.50μN?s,比冲531s,总体效率可达18.3%。  相似文献   
997.
998.
一种高可靠的星载多核DSP加载方式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应对遥感卫星复杂的智能处理应用需求,单核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已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而多核DSP处理性能更高,可以满足卫星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多核DSP加载的高可靠方法,利用FPGA对存放的Nor Flash中程序进行纠错回写,应对空间单粒子翻转影响,可以保障卫星可靠运行,方法新颖、可靠。TMS320C6678是基于KeyStone结构的高性能多核浮点DSP,详细介绍了TMS320C6678的加载模式和流程,并提出基于EMIF16的Nor Flash高可靠异构加载方式,以及程序Bootloader。经测试验证,TMS320C6678能够稳定可靠运行。该方法支持在轨可重构,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星上智能处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滑模控制人工试凑的参数整定方法较为繁琐、效率低的问题,改进了连续动作学习自动机(Continuous acti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utomata, CARLA)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滑模控制参数整定问题中,改进后的算法通过对回报函数的设计有效克服了常规CARLA算法收敛速度慢、易受干扰、求解效率低的问题。该算法引入控制性能指标评价函数,在迭代中学习阶跃响应的经验数据,实现了控制参数自整定。仿真表明,对于阶跃响应问题,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在100次迭代中整定出一组高品质的控制参数,完成对给定指令的快速准确跟踪,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相比,在求解速度上具有显著优势。由于该方法不依赖于模型,除了滑模控制器参数整定外对其他控制方法的控制参数整定问题也有一定适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深空探测采样返回高精度起旋分离,实现返回器再入大气姿态稳定的需求。在自主研发的被动式起旋分离机构的基础上,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返回器起旋分离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开展起旋分离过程综合敏度分析、敏感参数偏差耦合分析以及覆盖性分析研究,以此评估多参数偏差对返回器初始分离姿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动力回转轴偏差和返回器横向质心偏差对返回器起旋分离姿态影响最为明显;合理配置动力回转轴及返回器横向质心位置有助于改善初始分离姿态;经多参数偏差覆盖性分析,验证了起旋分离各项指标的符合性。为深空探测采样再入返回高精度、高可靠分离技术的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