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党晓民  贾少鹏 《飞机工程》2007,(3):13-15,20
以第四代战斗机为目标,提出了旨在满足其战术技术要求的大制冷量、低代偿损失的环控系统方案,采用与发动机进气道融为一体的环形散热器为冷源,通过液冷循环将燃油系统、空气涡轮冷却系统、分子筛制氧供气系统关联在一起的构型方案,使系统组成非常紧凑,相对于同等制冷量的环境控制系统重量减轻了约50%,代偿损失减少了65%,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系统隐身功能。  相似文献   
42.
分析比较了目前关于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ADI-FDTD)数值色散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介绍了一种相对合理的数值色散关系式,并利用牛顿迭代法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43.
简要介绍了模块和模块化的基本概念,依据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步骤对通用支援飞机进行了系统分解和模块划分,详细地描述了通用型舰载支援飞机从系统分解、通用要素提取、非典型要素处理到模块组合的设计思路,从总体角度设计了一种模块化布局的通用型舰载支援飞机,并建立起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44.
针对某型陀螺稳定平台目前仍然采用模拟稳定电路的问题,设计了陀螺稳定平台数字稳定硬件电路。数字稳定硬件电路采用DSP处理技术、24位高精度AD采集技术及H桥功率放大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能满足各种性能指标要求。该电路的实现为后续自适应控制理论、数字化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于陀螺稳定平台奠定了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45.
行波管非线性失真和交调干扰分析及其软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波管功率放大器(TWTA)是卫星通信星载系统中重要的高功放元件,TWTA的非线性特性会使多载波信号产生交调成份,导致交调失真、邻道干扰,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通过建立基于TWTA的AM-AM与AM-PM效应的非线性模型,采用V isual C 6.0,开发了可根据TWTA参数动态建立非线性模型并能对任意载波信号产生的交调干扰进行分析的软件,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6.
47.
李志鹏  王曦  王华威  党伟  李洪胜 《推进技术》2015,36(11):1714-1720
根据已建立的小型单轴涡喷发动机部件级稳态模型,采用单变量法,分析各部件特性参数变化对发动机推力、耗油率等性能参数的影响。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各变化参数进行优化,找出在满足给定限制条件下使性能达到最优的参数调整组合。由于给定的限制条件以及优化目标可以灵活多变,使得该方法在增推优化以及其它改型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活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转速不变,涡轮前总温不超过允许值,压气机喘振裕度不降低,耗油率不升高的条件下改进压气机的压比、换算流量、以及效率等参数,能使发动机推力增加25%以上。  相似文献   
48.
惯性导航系统参数长期重复性是影响导航性能的重要因素。批量生产的惯性导航系统在生产过程、运输存贮、标定等方面偶尔出现异常因素,导致个别产品性能参数长期重复性出现异常变化,进而影响惯导系统导航精度。为了快速挖掘异常数据,根据批次参数随时间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关联规则的惯性导航系统离群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某型平台惯导系统参数长期重复性数据进行离群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对于参数长期重复性差导致的惯性导航系统性能异常现象, 使用所述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离群数据,并且能发现离群数据内部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49.
乘波体构型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重要气动布局之一。对某多目标优化设计的乘波体构型飞行器进行了高超声速测压实验,对其气动性能进行风洞实验验证。实验马赫数M=6和M=7,迎角α=-4°、-2°、0°、2°、4°、6°、8°。结果表明:该乘波体构型各部件气动性能良好。进气道唇口准确捕捉到压缩激波,激波位置与设计吻合。乘波体上表面流向压力变化不大,有利于减小乘波体飞行阻力。下表面经过进气口内压段时压力有明显的增大,后体膨胀效果显著。在设计状态下,该乘波体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0.
航天测控事业的发展对测控网信息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在通信传输上采用了独立双路由的双平面设计。本文在分析传统测控信息传输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平面通信方式下信息传输的改进模型,通过信息选用策略,实现了信息的自适应无缝传输,并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