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2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32篇 |
航天技术 | 91篇 |
综合类 | 81篇 |
航天 | 1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91.
692.
693.
低速增压风洞的雷诺数能够达到8.5×106,但与常规的风洞相比它的内部压力可高达0.4MPa.为此,设计了一套满足增压状态下的高精度风洞压力测量系统.系统采用耐压的PSI8400设备进行压力测量.通过模拟压力工作环境和分析测量的数据,找到压力风洞压力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温漂、时漂、零偏置和压力效应.据此,采取了5点校准、正负校准等方法,消除了它的影响.通过与压力标准PCU比对和验证,这套压力测晕系统的精度优于0.05%.因此这套压力测量系统可以在压力风洞中进行多种高精度的测量.这套测压系统已在增压风洞的轴向静压梯度测量中得到应用,解决了压力风洞中流场校测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694.
聚光光伏系统的聚光比和聚集太阳能流密度分布的均匀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建立了对称型二次反射聚集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理论分析了偏轴聚集器倾角、二次斜面倾角等聚光系统的结构参数对能流密度均匀性和聚光比的影响,提出了优势参数组合;并采用射线踪迹蒙特卡罗法(MCRTM)对太阳光的聚集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接收面的能流密度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对称型二次反射聚集系统在偏轴抛物面倾角、二次斜面倾角以及接收面高度参数的适当组合之下,聚光比适中,能流分布均匀,适宜用于空间聚光光伏发电。 相似文献
695.
针对线性离散系统的执行器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应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行系统状态和故障同步估计的基础上,通过故障信息和状态估计进行状态反馈,对闭环系统进行极点配置,从而修正执行器故障造成的系统误差,实现容错控制。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飞行控制系统的执行器故障容错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进行故障估计,而且能够在故障情况下保证系统输出正常,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6.
卫星运行中的自主控制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阐述了卫星自主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卫星自主控制的要求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分布式多Agent自主控制系统;介绍了主控单元Agent中智能规划与调度功能的实现方式5 在自主控制系统中其他Agent采用分层控制,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97.
针对纯惯性行人导航系统中,高度误差很快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零速区间内将水平误差和高度误差分开修正的算法。首先,利用陀螺仪输出在零速区间内的先验信息,设计了一个基于伪标准差和N-P准则的零速检测算法。然后,通过对比纯惯导条件下零速修正前后高度估计的结果,发现传统零速修正对高度误差过度修正,因而提出一种将水平误差和高度误差分开修正的方法,以便控制高度修正的程度,使得高度修正结果按照期望进行。经过大量不同环境,不同行人的实测实验,验证了文章提出的改进高度通道的行人导航零速修正算法准确有效,相对传统零速修正算法,本算法大大提高了高度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698.
轻质材料与结构的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孔材料微结构构型的可设计性,基于材料多尺度均匀化计算理论,提出以宏观结构最大刚度为目标,材料微结构构型为变量的材料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新方法,实现了材料宏观布局设计与材料微结构精细设计的统一。采用凸规划对偶优化求解技术与二次型周长约束格式相结合的途径,实现了快速求解与材料分布棋盘格效应的控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材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本方法能有效地实现蜂窝结构及夹层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为满足极端环境下航空航天结构的设计需求提供了新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99.
利用Radiation Belt Storm Probes(RBSP)和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MMS)的联合观测研究了2016年1月25日和2月22日的两个超低频(ULF)波动事件.这两个事件均发生在磁暴的恢复相后期,波动分布在晨侧与正午之间的区域.RBSP观测到的两次波动都发生在低L-shell(4.7~5.8),MMS观测到的两次波动都发生在高L-shell(8.0~14.2).在高L-shell,超低频波偏振以环向波为主,沿磁力线方向为基频谐波.在低L-shell,超低频波偏振以径向波为主,沿磁力线方向为二次谐波.对内磁层(L<6)中的ULF波,通过比较∂f/∂w|μ,L和(dL)/(dW)(∂f)/(∂L)|μ,W的绝对值可知,bump-on-tail的离子分布和向地的离子相空间密度梯度通过N=1的弹跳共振,共同为波动的产生提供自由能.多重事例分析表明,在磁暴恢复相后期,约10keV的离子伴随着波动的存在而存在,并且为波动的产生提供自由能. 相似文献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