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航空   593篇
航天技术   217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2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悬浮浇注法研究了ZL201合金的遗传现象及其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试件的凝固特性,对合金的组织遗传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悬浮剂的中入使合金的凝固时间缩短,凝固速度增加,促进了合金结晶组织的细化,当加入3%wt悬浮剂合金组织的有明显改善且力学性能σb和δ分别提高了8.8%和23.1%,证明熔体中的弥散质点是组织遗传“基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62.
行星着陆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陆探测是获取行星特性和科学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探测方式。在行星着陆探测过程中,动力学与控制是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然后,针对火星和小行星的着陆探测,重点分析了火星着陆进入段和下降段所涉及的动力学与控制,小行星附着探测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为了解决垃圾块回收以及块重新融合再利用过程占用Nand Flash数据I/O操作中大量时间的问题,提出了FTL逻辑块数据流转图概念,并对垃圾回收触发条件、垃圾块选择方法、垃圾回收的过程进行了算法设计,实验表明算法可以提高Nand Flash的平均寿命,缩短IO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摆振分析的基本思路,分析了轮胎和缓冲支柱压力对摆振特性的影响,并结合某起落架计算比较了不同轮胎及缓冲支柱压力下的摆振特性。研究表明:当两者压力降低时,摆振临界阻尼均减小,有利于防摆;反之,摆振临界阻尼均增大,不利于防摆;但在两者压力变化的百分比相同的情况下,轮胎压力变化比缓冲支柱压力变化对摆振特性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5.
尚海滨  崔平远  栾恩杰 《航空学报》2007,28(6):1419-1427
 研究了近地小推力转移轨道的制导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局部最优控制律的自主制导算法。推导出了各改进春分点根数对应的局部最优控制律;通过最优推力分配和目标偏差两个策略,对各局部最优控制律进行动态加权组合,从而有效减少了制导律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针对燃料最省转移轨道,定义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开关函数。采用遗传/逐次二次规划混合优化算法计算了最优制导参数。与传统算法相比,该制导算法是一种闭环制导算法,能够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制导,并且制导过程中无需对制导参数进行更新。以地球低轨到高轨的小推力转移为例,采用该方法分别求解了时间和燃料最省转移问题,并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数值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6.
Some fundamental studies on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bN films were carried out. NbN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DC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at different N2 partial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substrate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50 ℃ to 600 ℃.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ir phase com- ponents, microstructures, grain sizes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ptical properties inclusive of refractive indexes,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and transmittance of the NbN films under different sputtering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2 partial pressure, δ-NbN phase structure gets forming and the grain size and lattice constant of the cubic NbN increasing. The deposited NbN film has relatively high values of refractive index and extinction coefficient in the wavelength ranging from 240 nm to 830 nm. Substrate tem- perature exerts notable influenc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transmittance of the NbN films. The grain sizes of the δ-NbN film remarkably increase with the rise of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while the transmittance of the films with the same thickness decreases. Ultra-fine granular film with particle size of several nanometers forms when the substrate is cooled to –50 ℃, and a remarkable aug- mentation of transmittance could be noticed under so low a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67.
消防灭火系统是KM6水平舱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由于舱内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该系统不同于普通的消防灭火系统。针对KM6水平舱舱内的特殊环境,本文章分析了消防灭火系统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方案,结合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消防灭火技术,设计提出了适合KM6水平舱特殊环境的消防灭火系统具体方案。系统经过调试后表明:该系统设计理念先进,能很好的地满足水平舱“人-船-服”联合试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68.
分析了火星探测器任务环境复杂、软件自主性高、验证任务重、材料选用控制难等特点,总结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狠抓风险识别与管控、聚焦软件系统设计源头,严格试验考核,以及严控材料选用及验证等方面采取的主要产品保证工作措施.上述措施有效保证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产品质量,可为后续火星探测器及其他行星际探测器研制过程的产品保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用 N-S方程和 RNG k-ε紊流模型计算了 RBCC用侧压式高超音速进气道三维内流场 ,重点分析了马赫数对流场的影响。从出口截面上气流参数的均匀程度来看 ,Ma3 时比 Ma6时的更均匀 ;从压缩气流的主要部位来看 ,Ma6情况下在支板前肩点之后到喉部截面之前的这个等宽度收敛通道内 ,而 Ma3 时主要是在前肩点之前的收敛通道内 ;从对气流的压缩程度来看 ,Ma6比 Ma3 更大 ;从唇口激波的强度来看 ,Ma6比 Ma3 更强 ;从进气道的流量捕获率来看 ,Ma6比 Ma3 更高 ;高超音速进气道内靠近侧壁以及侧壁和顶板的角区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亚音速的区域。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一种表面粗糙度标定及测量的新方法。通过标定一组标准样块的核翼比,可以实现该标定范围内待检样块的粗糙度测量,该方法稳定可靠,试验装置简单,数据处理方便,为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测量提供了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