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航空   293篇
航天技术   169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1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一种新型电动舵机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为某型无人驾驶直升机研制的新型电动舵机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航空精密微型滚珠螺旋副和基于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PowerIC-SPIC)的PWM(PulseWidthModula-tion)伺服放大器,具有精度高、频带宽、线性度好、效率高和线位移输出方式等特点。文中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特点。频响测试和机载试飞表明:这种新型的电动舵机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过程,完全满足无人驾驶直升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22.
用光的角散射分布技术测量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参数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测量技术。它具有分辨力高、非接触、区域平均和快速测量等优点,可获得多个表面粗糙度参数。采用该技术测量的实验装置角分辨力为0.1°,测量范围为0.6328μm<λ_s(空间平均波长)<40μm,0.0001<△_a(轮廓的算术平均斜率)<0.0088,2nm相似文献   
323.
Mode shape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vibration-based damage detection in plates.Two-dimensional(2D)modal curvature(MC2D),derived from mode shapes,is a prevailing physical quantity used to indicate damage.Unfortunately,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MC2 Dfor characterizing damage in plates has not been clarified to date.In contrast,one-dimensional(1D)modal curvature(MC1D)has explicit physical mechanism to portray damage in beams.Unresolved physical mechanism of MC2 Dseverely hampers its applications for damage identification in plates.To address this deficiency,the clarification mechanism of MC2 Dis investigated to identify damage.With the clarified mechanism,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cases are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C2 Din detecting damage in plates.  相似文献   
324.
电路板电源总线的分析非常复杂,虽然传统腔模方法是分析电路板电源总线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具有收敛速度慢,计算时间长和不能分析电源总线辐射发射的缺点.在该算法的基础上,改进二重级数和形式的电源总线辐射发射方法并提出了单一级数和形式的电源总线辐射发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单一级数腔模理论解的适用条件,并对该快速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法减少了传统二重级数求和的计算工作量,提高了收敛效率并节省了计算时间,而且能够有效逼近双级数腔模辐射算法的计算结果.通过对电路板的辐射发射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5.
迭代动力缩聚法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yapunov矩阵方程和Riccati矩阵方程解的理论,对迭代动力缩聚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并给出了迭代收敛的充分条件。揭示了动力缩聚法与经典的子空间迭代法的内在关系,阐明了各自的优缺点。迭代动力缩聚法实质上是子空间迭代法的变形,它需要人为选择主辅自由度,而子空间迭代法需要人为选定初始迭代向量。从理论上讲,只有主辅自由度选择满足收敛的充分条件要求,才能保证迭代结果收敛到理论上的精确解。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对几种算法进行了对比,并验证了本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326.
积冰几何特性对翼型性能影响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冰几何形状对翼型气动系数的影响是复杂的.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LM(Levenberg-Marguardt)学习算法,建立明冰的典型几何特性(冰角前缘半径、冰角高度和冰角位置)对翼型气动系数影响的神经网络,得到该3种几何参数对气动系数影响的规律;建立了典型冰形参数对最大升力系数影响的神经网络,该网络能很好的预测冰形参数对应的最大升力系数值;此外,建立了冰型位置对舵面铰链力矩系数影响的神经网络.仿真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仿真结果与实验值具有高度一致性,并能预测非实验值条件下的气动系数;翼型表面积冰位置变化对气动系数影响最大;铰链力矩系数在失速迎角达到之前就发生突变,可以更安全地用来预测失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7.
基于流体网络理论,利用Matlab编制了脉管制冷机调相计算程序,分析了有气库和无气库条件下的惯性管和双向进气型脉管制冷机的调相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进气和惯性管联合工作的耦合型无气库型脉管制冷机的理论设想,并进行了调相特性研究.该成果对于发展结构紧凑、系统能耗低的新一代无气库型脉管制冷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28.
采用均质流模型对水下弹体的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流项采用迎风通量差分格式,时间步的推进则采用了LU-SGS隐式方法.使用质量传输模型模拟汽-液之间的质量转换.为了更好的计算低速流动,在计算中对对流项进行了预处理,并对质量传输源项进行了点隐式处理.对绕圆柱钝头体空化流动进行了模拟,雷诺数Re=136 000,计算得到了圆柱形钝头体在空化数σ=0.1,0.2,0.3时的壁面压力系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弹体带尾迹的超空化现象,空化数σ=0.2,0.1,0.06,在σ=0.06下得到了水下弹体的超空化尾迹.   相似文献   
329.
旋转对小间隙篦齿-蜂窝结构封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旋转速度,气动参数及衬套结构下,对两种齿型的篦齿结构的封严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篦齿实验件的旋转速度变化范围为0~2718 r/min,上游气体压力变化范围为0.2~0.71 MPa.结果表明:篦齿-蜂窝封严结构的封严特性与普通篦齿结构相似,即增加篦齿前后腔压比,泄漏系数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趋于平缓;当节流间隙很小时,相对普通篦齿封严结构而言,采用蜂窝衬套后泄漏量有所增加;齿尖周向速度在低于27.13 m/s时,齿间压力及泄漏量基本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30.
对称面圆周角对轴对称降落伞流场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降落伞的特点,通过3点假设(伞衣薄膜、伞的轴对称和流场定常),将三维复杂流动问题转化成二维轴对称问题,以节约计算时间.定义对称面圆周角,保持伞衣幅底部直径和顶孔直径不变,选取对称面圆周角在80°~140°范围内变化,建立一系列轴对称降落伞的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求解RNG (Renormalization Group)k-epsilon湍流模型下的N-S方程组,获得与有关单位试验相吻合的计算结果.分析发现对称面圆周角和伞衣幅高度对降落伞阻力影响很小.算例中阻力随对称面圆周角的变化在±0.28%以内.对称面圆周角的变化对轴对称降落伞尾流区流场的拓扑结构没有影响.对称轴上存在2个鞍点,随着对称面圆周角的增大,第1个鞍点的位置几乎不变,第2个鞍点的位置向尾流方向推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