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航空   314篇
航天技术   153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银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取决于银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等因素,本文通过制备具有一定形态的银纳米结构,研究纳米结构生长和转变机制.采用AgNO3和Zn反应置换银纳米粒子.采用光学显微镜、TEM、SAED等分析手段,考察了银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反应时间和AgNO3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银枝晶由密集树枝结构转变成分形结构;随着AgNO3溶液浓度的增大,呈现出从树枝状多晶逐渐转变为单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2.
喷管碳基喉衬的烧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跃君  蔡峨  冯文澜 《航空动力学报》1989,4(3):250-252,296
一、计算方法和结果 喷管材料的烧蚀主要是热和化学作用的结果。热量来自碳与燃气中的氧化元素之间的异相化学反应,以及对流和幅射传热。本文中的解析模型用来预测喷管温度分布及烧蚀率。在处理联结核心流及喷管壁面的边界层流动时,把传热传质数值作为壁内导热计算的输入数据。边界层的边界条件是由一维无粘定常流的解来确定的。在材料响应的分析中介入了幅射边界条件,在UTC数据上引入了一个有效辐射系数。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求解瞬态热传导方程来确定喷管壁内温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73.
用灵敏度法对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参数系统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通过取状态方程对未知参数的导数而得到灵敏度方程,并用差分求解,通过Newton-Raphson算法辨识未知参数。辨识准则采用输出误差平方最小准则。仿真辨识表明:该方法简捷、概念明确,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74.
蔡罕龙  李素循 《航空学报》1995,16(6):688-691
应用 TVD格式求解二维非定常全 N- S方程 ,以研究运动激波绕射现象。考虑粘性后 ,绕凹角流动时 ,压缩拐角附近表面压力分布与实验结果更为符合 ;绕凸起物时 ,出现反射激波因边界层干扰根部加宽 ,前、后角点附近有局部分离与再附 ,并引起局部压力上升 (与无粘流场模拟相比 )等现象。结果表明 ,全 N- S方程可较好地模拟实际粘性流中复杂激波障碍物干扰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675.
利用三温度动态模型,对具有化学反应的强正激波后的高温气体的非平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较宽的马赫数范围内(6~26),计算出了各种气动参数及气体组分在非平衡区随时间的变化历程,并与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76.
轴对称喷气式飞机后体减阻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二维轴对称雷诺平均N-S方程,采用-ωSST模型对喷气飞机后体—尾喷管的内外场进行冷态数值模拟,运用遗传算法以后体阻力系数为设计目标,在飞行马赫数Ma∞=0.6的情况下,对后体外形进行优化设计。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在特定后体外形条件下,喷流参数变化对飞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同时,计算结果也表明优化外形能够保证后体流动不发生分离,从而降低了后体阻力。  相似文献   
677.
蔡力勋  包陈 《航空学报》2010,31(10):1974-1984
 对紧凑拉伸(CT)试样的柔度转动修正方法进行了研究,理清了现行柔度转动修正方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的转动修正方法,并提出了考虑转动效应的CT试样的裂纹嘴张开位移(CMOD,V0)与加载线张开位移(VLL)的转换公式。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表明,CT试样产生刚性转动的中心并不在试样的剩余韧带中心,而是在偏靠裂纹尖端的位置;转动半径 R 基本不受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仅与CT试样的裂纹长度a与宽度W之比(a/W)有关,从而提出了R与a/W之间的单调多项式;当裂纹尖端产生较大程度的塑性变形时,需要考虑转动效应对CT试样裂纹张开位移(COD)测量的影响, J积分的塑性功计算须采用经转动修正后的COD。采用两种延性材料Cr2Ni2MoV和16MnR对COD转换公式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转动分析的COD转换公式由于考虑了裂纹尖端附近区域的弹塑性变形行为,用于断裂韧性测试中的塑性功计算更加符合实际,且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直通型紧凑拉伸(FFCT)试样的刚性转动对较大裂纹扩展情形下的JR阻力曲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78.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utomatic flight control system,AFCS)是现代飞机中重要的安全关键系统之一,飞行引导控制系统(Flight guidance control system,FGCS)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FGCS中的飞行模式有数十种,模式转换逻辑十分复杂,在各个模式间转换时易出现模式混淆等问题,难以对其安全性和正确性进行验证。而利用计算机科学中的形式化方法,通过对安全关键系统进行形式化建模和验证,可以提高系统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本文以典型FGCS中的自动飞行模式转换逻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研制的软件工具ART(Avionics requirement tool)对其进行形式化建模与验证,并与Matlab/Simulink中的Design Verifier工具进行了验证能力和效率的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形式化方法对FGCS的自动飞行模式转换逻辑进行建模、验证可行,所研制的软件平台具有更完善的验证能力和更好的验证效率。  相似文献   
679.
在航空涡轮叶片设计中,减少流动损失对改善涡轮叶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连续伴随方法在涡轮叶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对某低展弦比涡轮叶片的根壁外形进行优化来减少二次流损失。首先通过改变叶高方向的安装角分布使得气流出口偏转角逼近目标分布,以此验证粘性伴随方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其次,在优化二次流损失时,设计目标选取为叶片通道出口的熵增,同时满足出口流动偏转角约束。最后,分析讨论了叶片根壁外形变化对减小二次流损失及二次动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优化设计能有效地减小二次动能,从而提高叶片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