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8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373篇
航空   1506篇
航天技术   401篇
综合类   260篇
航天   9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algorithm for Two-Dimensional (2D) central Direction-of-Arrival (DOA) estimation of incoherently distributed sources. In particular, an orthogonal array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two Non-uniform Linear Arrays (NLAs) is considered. Based on first-order Taylor series approximation, the Generalized Array Manifold (GAM) model can first be established to separate the central DOAs from the original array manifold. Then, the Hadamard rotational invariance relationships inside the GAMs of two NLAs are identified. With the aid of such relationships, the central elevation and azimuth DOAs can be estimated through a search-free polynomial rooting method. Additionally, a simple parameter pairing of the estimated 2D angular parameters is also accomplished via the Hadamard rotational invariance relationship inside the GAM of the whole array. A secondary but important result is a derivation of closed-form expressions of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hieve a remarkably higher precision at less complexity increm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low-complexity methods, which benefits from the larger array aperture of the NLAs. Moreover, it requires no priori information about the angular distributed function.  相似文献   
112.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无人机的传感器、作动器等均可能出现故障。文章针对常规布局无人机的作动器故障,提出了 1种反步法和控制分配相结合的容错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无人机数学模型,并对作动器故障进行分类和建模;然后,根据模型设计反步最优控制器和基于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所设计的容错控制方法能够实现作动器故障下的姿态快速稳定控制,且稳定性好,基本无侧滑角,各操纵面均在约束范围内,达到容错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3.
基于多可信度代理模型的尾喷管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尾喷管是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飞行器的推阻匹配、俯仰力矩配平等特性。为了提高尾喷管优化设计效率,建立基于多可信度代理模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基于粗网格、无黏模型的CFD 结果作为低可信度数据,以基于细密网格、SST k-ω 湍流模型的CFD 结果作为高可信度数据,将最大化推力系数、升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作为优化目标,构建Cokriging 模型,并结合NSGA-Ⅱ算法得到Pareto 解集。结果表明:以上三个目标分别提升了2.94%、13.0% 和40.6%,误差低于0.5%,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优化后流场波系结构更为复杂,改变了壁面压强分布规律;与Kriging 模型相比,Cokriging 模型具有相当的预测性能,构建时间成本节省了62%。  相似文献   
114.
民用飞机制造商推荐的初始预防性维修间隔通常不考虑运营环境和维修能力的差异,在满足飞机安全性要求的同时,难以达到可用性的最优状态。基于不完全维修理论,采用役龄回退因子修正部件的可靠性模型,以反映维修工作对于部件性能的影响;结合航空公司运行实际情况,以部件可用度为目标函数,可靠度阈值为约束条件,提出不完全维修策略下的预防性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并以某型飞机的空气起动机航线故障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可靠度阈值的约束条件下,所建立的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得出的最优维修间隔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驻涡燃烧室在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采用3维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对驻涡燃烧室前钝体燃料喷射 状况下的燃烧效率及燃烧室性能与无前钝体燃料喷射状况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驻涡燃烧室的冷流以及燃烧状态 下的燃烧室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燃烧室温度分布表明: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在0.2~0.7的喷射系数范围内,缩短了燃烧室火焰 长度,提高了燃烧室在相同轴向长度下的燃烧效率,使燃烧室更加紧凑;驻涡燃烧室前钝体顶部燃料喷射孔的孔径在一定范围内 的变化对燃烧室的燃烧效率、出口温度分布系数以及总压损失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6.
为了保障固体火箭发动机C/C喷管的可靠性,建立了一套正确反映发动机喷管烧蚀过程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以实现对喷管烧蚀率的高精度预估。依据热化学烧蚀理论以及喷管内燃气与喷管结构体界面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并验证了考虑壁面退移的C/C喷管流固耦合方法,实现了燃气流动、异相化学反应、结构体传热三者间的耦合。通过实验发动机喷管的烧蚀计算,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金属铝含量对烧蚀率的影响,计算所得的烧蚀率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3%,与不考虑壁面退移的耦合算法计算结果对比,计算精度最高可提升46%。计算结果表明:C/C喷管在喉部附近烧蚀最为严重;推进剂中Al含量的增加导致燃气中氧化组分浓度降低,进而减少了烧蚀速率,这些结论与C/C喷管烧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7.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系统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三维五向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编织角为22.3°的试样分别进行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冲击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200~1200 s-1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高速摄像记录的动态压缩过程,对不同应变率下材料在高速变形下的渐进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综合试样的宏观破坏特征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进一步分析材料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材料在纵向和横向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横向方向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加载方向下材料的渐进破坏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及破坏方式均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8.
用RTR技术确定SRM燃烧室凝相粒子加入边界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手段, 目前的SRM 颗粒轨道模型很不完善, 其中粒子的加入边界条件完全是建立在人为假设的基础上。针对这种情况, 发展了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确定凝相粒子加入边界条件的方法, 首先利用RTR技术对实验发动机热试车条件下凝相粒子的运动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图象处理技术获得粒子的运动轨迹, 然后采用轨道模型法计算实验条件下凝相粒子的运动轨迹, 通过轨迹反推法给出了粒子加入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119.
从制备最主要的原材料入手,研究了TSTR树脂的合成,并对树脂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IR)以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法(TGA)等热分析,其中4-氰基苯酐的一步合成法已申请了国家专利。试验结果表明:该树脂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400℃,接近美国先进的PMR-Ⅱ-50 高温树脂的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120.
空间交会中脉冲变轨燃料消耗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导出了空间交会中多脉冲变轨的一般算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双脉冲变轨的燃料消耗情况,提出了双脉冲变轨条件下的“不可达点”及其附近的“高耗能区域”,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最后对多脉冲变轨与双脉冲变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