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航空   986篇
航天技术   262篇
综合类   128篇
航天   3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试验了组合催化剂MT在丁羟推进剂中提高燃速和降低燃透压强指数的作用。结果表明,MT与不同含量和粒度小于10μm的AP匹配使用,燃速可在9mm/s~30mm/s范围内调节;压强指数均小于0.2(压强范围3MPa~9MPa),出现“平台”燃烧效应;发动机实测的压强指数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选用合理的M与T组合比,可不影响推进剂制造工艺性能和药柱力学性能。对结果的理论分析认为,M与T对改善AP低压下热分解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X射线探伤中曝光时间与管电压的关系以及曝光时间在探伤中的实际意义做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对于不同厚度的零件如何选择曝光时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激光喷丸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塑性成形和表面强化技术,相比于弹丸喷丸,激光喷丸能量密度更大,因而成形能力更强,可以用于成形刚度更大的钣金件,如飞机整体壁板,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构建一种多尺度激光喷丸成形模拟方法,包括激光喷丸诱导应力场的计算方法和基于直接应力法的工件成形曲率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通过2024–T351铝合金块状试件和典型截面单筋件激光喷丸试验得到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此模拟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压射速度的控制精度,对压铸机的压射速度提出了闭环控制,设计一个有限拍无纹波调节器,使压射速度跟踪理想的速度曲线,并通过MATLAB的SIMULINK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客车行李舱门的工作原理.对比了传统的与新式的行李舱门的结构,并提出了新式客车行李舱门的设计方案。根据运动要求确定出机构的主要尺寸参数,对AD杆进行受力情况分析,通过强度计算证实这种机构工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A modification of the Doppler Interferometry Technique is suggested to enable estimating angles of arrival of comparatively broadband HF signals scattered by random irregularities of the ionospheric plasma with the use of small-size weakly directional antennas. The technique is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s of cross-spectra phases of the probe radiation recorded at least in three spatially separated points.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angular and frequency-time characteristics of HF signals propagating at frequencies above the maximum usable one (MUF) for the direct radio path Moscow-Kharkiv. The received signal spectra show presence of three families of spatial components attributed, respectively, to scattering by plasma irregularities near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radio path, ground backscatter signals and scattering of the sounding signals by the intense plasma turbulence associated with auroral activation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region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ird family components are located well inside the auroral oval. The drift velocity and direction of the auroral ionosphere plasma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obtained estimat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al conception of the ionospheric plasma convection at high latitudes and do not contradict 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s of the auroral ionosphere dynamics using the SuperDARN network.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an easy and quick method on simulating chromosome breaks in cells exposed to heavy charged particles.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chromosome break was calculated, and validate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value by using 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technique. A good consistency was found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ue. This suggested that higher 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 of heavy ions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it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lso, a safe approach on predicting chromosome breaks in cells exposed to heavy ions at off-line environment can be considered. Furthermore, thre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heoretical simulation was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测控中的星载计算机快速切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轨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中的星载计算机所需要的切换、维护的测控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在分析原有主、备星载计算机的时间比对方法的基础上,直接针对备机建立新的时间同步模型,并进行公式推导和理论误差分析;然后建立新的测控事件调度模型,实现时间同步数据与主备机一致性数据的同时注入,优化工作流程,并有效缩短测控时间;最后编写新的遥控作业,在测控中进行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可以在一个测控圈次内完成在轨星载计算机的切换与维护,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恢复时间)小于8 min,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 ms,所需测控圈次相对于原方法减少83%以上,适用于在轨卫星长期管理与测控.  相似文献   
19.
陈苏宇  江涛  常雨  胡守超  李强  张扣立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98-124098
为研究高超声钝头体边界层转捩以及头部钝度对转捩的影响,在FD-14和FD-14A两座激波风洞中开展了热流、压力扰动和高速纹影显示等综合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转捩雷诺数关于钝度雷诺数的变化显示出转捩反转的趋势。压力扰动的功率谱密度(PSD)分析结果以流向离散分布云图形式显示,边界层高速纹影图像显示了第二模态波的发展、湍流的生成和熵层对边界层结构的显著影响。大头部钝度带来的强熵梯度熵层流动对边界层压力扰动频谱特性和流动结构影响显著,在转捩反转机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马赫数对转捩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综述和未来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王祥科  刘志宏  丛一睿  李杰  陈浩 《航空学报》2020,41(4):23732-023732
围绕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这一难度高、发展快、应用前景广阔、多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从集群系统内涵、现有典型项目、关键技术3个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的研究现状。在系统梳理集群系统内涵和应用优势的基础上,从集群协同模式探索、分布指挥体系构建、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集群验证等4个视角总结现有典型项目,从体系架构、通信组网、决策与规划、飞机平台、集群飞行、集群安全与集群指控等7个核心点综述了技术研究现状。最后,综合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