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1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航空   1042篇
航天技术   202篇
综合类   110篇
航天   3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航空产品加工生产线正向着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对车间整体布局、物流和生产节拍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生产线进行规划仿真可以直观、准确地反映出生产线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和优化这些问题.介绍了生产线规划仿真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某型飞机导管自动化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工艺布局和物...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基于运动嵌套网格的CFD方法来模拟直升机旋翼/尾桨气动干扰流场,为旋翼/尾桨干扰噪声的计算提供准确的非定常气动力,并采用FW-H方程来计算干扰状态下的尾桨气动噪声.采用建立的计算模型,针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尾桨噪声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旋翼尾流对尾桨气动噪声的干扰特性,并着重研究了尾桨重要的设计参数——旋转方向和垂...  相似文献   
993.
欠驱动的机/枪一体式四旋翼飞枪位置和姿态的控制存在耦合,无法实现带俯仰角的悬停射击,移动射击过程中火控策略复杂。设计了一种全驱动的倾转四旋翼无人机,并以此作为飞枪载体,在实现系统解耦的同时,简化了控制分配方法。首先通过牛顿欧拉法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利用反步法设计控制器并证明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全驱动飞枪模型可实现位置和姿态的解耦控制,跟踪误差小,可满足飞枪悬停射击、移动射击的射击要求,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飞/火控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基于HCNR201的信号测量电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测控系统常用弱电信号控制强电,电气隔离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电气隔离器件状况,提出基于高精度线性光耦HCNR201的电压、电流测量电路。实验结果表明:电路稳定性好、线性度高。  相似文献   
995.
尖部喷气驱动旋转机翼地面试验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概念旋转机翼飞机飞行动力学特性,掌握其直升机模式飞行时的气动特性,研制了一种尖部喷气驱动旋转机翼地面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试验装置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及为保证试验装置运行安全性而采取的一些措施.该装置采用高压气源作为旋转机翼的驱动动力,解决了旋转机翼的旋转、挥舞及偏转过程中的通气密封问题,通过测控系统进行试验数据的采集,操纵旋转机翼的总矩及周期变矩.  相似文献   
996.
对波动方程差分解法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电场的计算公式 ,将上述方法应用于矩形波导双T形接头的分析 ,得到了与实测相吻合的各端口反射系数值。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基于NiosII嵌入式系统多串口通讯模块的设计方案,阐述了多串口通讯模块的设计思路及实现的体系结构,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论述了具体设计与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曹喜滨  吴凡  王峰 《宇航学报》2019,40(3):327-333
针对一种新型采用双自旋设计进行对地遥感任务的航天器,提出了一种使用磁力矩器对旋转载荷角动量进行管理的方法。使用旋转载荷固连正交安装的三只磁力矩器,在旋转过程中连续输出周期性变化的磁矩,使自转一周过程中产生的合角动量方向仅沿自转轴方向,避免在其他两轴方向产生角动量累积。该方法在工程上可行性好,仿真结果表明旋转载荷角动量持续保持在期望值附近,不随时间累加。  相似文献   
999.
微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承载了卫星大部分功能,是卫星任务处理和控制的中心,未来新的智能化应用、星群应用、通信服务等需求也将由卫星执行,对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国外典型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具有功能综合度高、多数功能集中在一台计算机中、卫星功能软件化的特点。设计了基于软件定义的综合电子系统一体化结构,硬件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软件采用分层和组件化设计,将系统功能进行分层,通过软件定义组件的方式实现各层功能和业务。高功能密度综合电子系统由一个通用化的高性能硬件平台和各种可加载的APP软件组成,除传统功能外,还可扩展自主任务管理、星间组网和载荷管理等功能,不仅使卫星的集成度和功能密度大幅提升,还能实现卫星功能重构,达到一星多用、一星多能的目的,有利于紧急时期卫星系统快速构建与应用,对于未来星座组网应用也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