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随着头盔显示技术的发展,对头盔电磁定位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的加工工艺和机上安装条件下,要提高定位精度,必须对传感器安装误差进行校正。通过坐标转换原理对安装误差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原则选取目标函数,将校正过程抽象为最优化问题求解。提出一种基于共轭次梯度算法的最优化问题求解方法,实现了传感器安装误差校正。利用MATLAB上对校正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共轭次梯度算法简洁易用、校正精度高、收敛速度快,能够明显提高磁场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截线扫描法构造B-Spline曲面,介绍了扫描面的特性,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该方法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DISTRIBUTIONMODELOFFATIGUELIFEANDITSGOODNESS-OF-FITTESTDongCong;RongHaiwu;XiaRenwei(DepartmentofAircraftEngineering,BeijingUn...  相似文献   
74.
空间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空间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技术的演变及演变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损伤容限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对损伤检测与损伤遏制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进行了评论,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站结构应采用的损伤容限设计技术 具体内容和形式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5.
随机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疲劳损伤累积过程看作是能量耗散的不可逆过程,从随机过程的角度,研究了各类随机损伤累积法则均应满足的若干必要条件,对目前已有的一些概率型疲劳损伤累积法则的统计相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一类不依赖于疲劳寿命具体分布形式的随机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6.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智能化技术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各国学者在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综合应用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目前人工智能方法已被用于设计对象描述、数值求解、非线性映射等气动设计的关键环节中。实现了自适应设计参数探索、高效气动特征求解、快速数据降维与映射、智能优化等,提高了气动设计的速度、准确性、鲁棒性与全局性。概述了气动设计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机器学习在气动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深度学习在气动设计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以机器为核心根据优化阶段实时调整优化方案及走向的高度智能化气动设计概念——"机器设计"。强调了开展智能可诠释设计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7.
基于多卫星联合观测数据,筛选了2006年12月至2017年10月期间122个太阳高能粒子(SEP)事件及其伴随的日冕物质抛射(CME),分析了SEP事件属性随相对经度的变化、与CME属性之间相关性的经向分布以及与Fe/O比值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低Fe/O类事件的峰值通量Ip通常更高,伴随CME更大,但通量上升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78.
变刚度连续型机械臂设计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仕能  王友渔  陈丽莎  王聪  康荣杰 《宇航学报》2018,39(12):1391-1400
针对空间机械臂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和破坏问题,提出一种能被动适应碰撞且能保证操作精度的可变刚度丝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在以超弹镍钛合金丝为支撑脊椎和驱动部件的基础结构上,设计了一种利用温控记忆合金改变关节内摩擦力的变刚度方法。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到机械臂驱动空间、构型空间和工作空间之间的坐标映射及速度雅克比矩阵,并结合末端位置反馈设计了一个稳定的闭环运动控制器。在检测丝驱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碰撞识别方法和相应的变刚度控制策略。运动控制和变刚度控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连续型机械臂具有良好的运动控制精度和刚度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79.
反欺骗抗干扰方法是通过在真实脉冲前加入欺骗脉冲,使敌方干扰机截获欺骗脉冲释放干扰,抑制干扰幅度,可以从源头上削弱干扰效果。欺骗脉冲的选择影响抑制干扰幅度的效果,因此通过分析单频、伪随机码调相和线性调频等不同调制方式的欺骗脉冲与真实脉冲的失配效果,给出欺骗脉冲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80.
水下航行体齐射出筒过程后,由于外部流体冲击发射筒底部产生“水锤”现象,对发射平台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结合重叠网格技术,在考虑航行体六自由度运动的情况下建立了适用于计算水下航行体齐射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齐射状态下“水锤”效应对首次发射筒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发射顺序对“水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航行体出筒后筒内压力出现周期性振荡;次发筒口气团膨胀导致首发筒内压力升高;首发航行体在次发筒口形成压力峰值,并引起次发筒口压力振荡;逆序发射工况下次发筒口气团偏移至首发筒引起首发筒内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