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航空   538篇
航天技术   109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20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民用飞机驾驶舱设计历经了数代的发展,从原始简单衍变至复杂集成,继而往简约智能化方向发展。同时驾驶舱设计理念也在不断进步,从\"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衍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但不同制造商对此理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体现在对使用者\"驾驶员\"角色的定位差异明显。从该设计理念出发,提出了基于驾驶舱运行场景的正向设计方法,通过充分识别运行场景并提取和转化设计需求,设计出人机匹配度高的驾驶舱。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以人为中心\"设计理念为牵引,利用基于驾驶舱运行场景的驾驶舱正向设计方法,将引领新一代民用飞机驾驶舱设计的变革,并展望了民机驾驶舱在人机交互方式、驾驶舱布置和布局、驾驶舱视景和驾驶舱综合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92.
王宇  徐伟  郭岩  张磊  白璐 《飞机设计》2021,41(2):74-76
以优化用户体验、提高装备持续作战能力为研究目标,以提升质量监督效能、提高装备的出动强度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军事代表重视基于用户体验的大数据的根本原因,得出基于用户体验的大数据可有效地辅助军事代表对部队需求进行精准定位、把控质量细节、掌控装备生产质量动态,增强调整质量监督过程的针对性,提前发现产品设计和制造短板,优化监管...  相似文献   
893.
采用自制新型无机白色填料、无机黏结剂制备了高稳定无机热控涂层。对热控涂层的厚度、面密度、热辐射性能、真空挥发性、热循环性能、空间环境稳定性(真空-紫外、真空-质子、真空-电子、原子氧)及多种基材的适应性进行了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新型无机热控涂层的太阳吸收比≤0.07、半球发射率≥0.90、面密度200~360 g/m2,经过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试验后涂层的太阳吸收比退化量较小,具有优异的空间环境稳定性,适用于多种基材表面。  相似文献   
894.
以灰预报和自助再抽样方法为基础, 提出灰自助动态评估与诊断模型, 以评估和改进滚动轴承的振动.该模型用动态不确定度、估计区间、估计真值、平均不确定度、平均真值和系统误差测度等6个参数, 描述滚动轴承振动的基本特征.对HKRB轴承的试验表明, 该模型对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与系统误差的类型没有任何要求, 在平均不确定度为最小的条件下分离出系统误差.评估的可信度达到100%.根据灰自助动态评估结果, 还诊断出影响轴承振动的误差特征, 揭示了来自轴承零件制造的误差根源, 为实施滚动轴承振动的生产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5.
增减材复合制造内部缺陷的涡流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龙群  张璧  彭颖  谢国印  白倩  王义博 《航空学报》2020,41(3):423170-423170
涡流检测(ECT)技术具有非接触、无需耦合剂、检测灵敏等特点,适用于加工环境较为特殊的增减材复合制造(ASHM)中。本文建立了无缺陷半无限大试样内部涡流分布的解析模型,开展了预制人工缺陷的钛合金增材试样检测实验,研究了ECT深度与激励频率、提离量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内部缺陷较深时,低激励频率条件下缺陷产生的电抗增量信号较大,不同提离量下的电抗增量信号相差不大,因此检测位置较深的内部缺陷时可采用较低的激励频率并适当提高提离量。在本文实验条件下,ECT最佳激励频率为90 kHz;提离量增加到0.97 mm时,有效检测深度略有减小。这一结论可为ECT技术与ASHM的集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6.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897.
提出一种基于扫频规律的频率跟踪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方法,用于处理正弦扫频振动试验中的结构响应信号。首先基于过零点检测和最小二乘法进行信号基频辨识,并根据基频对离散时域信号进行整周期截断,以减少谐波分析中频谱泄漏造成的误差;然后通过DFT方法对截断后的时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信号的幅值谱。利用该方法对某航天器正弦振动试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并和其他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性好且能有效减小频谱分析误差。  相似文献   
898.
白志会  黎克波  苏文山  陈磊 《航空学报》2020,41(8):323947-323947
主动机动突防技术的发展给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带来了严重困难。假设目标机动加速度方向垂直于弹目视线、形式任意且有界,分析了用于大气层外拦截制导的现实真比例导引律(RTPN)对该任意机动目标的捕获区域。首先在考虑拦截器存在机动过载饱和限制的情况下,推导了比例导引系数的选择范围,可使RTPN的制导指令加速度在拦截过程中不超过拦截器饱和过载;其次基于不等式分析方法,在不考虑拦截器过载限制时,推导了RTPN对任意机动目标的捕获区域;然后结合拦截器机动过载限制,推导了RTPN对任意机动目标的更加实用的捕获区域;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  相似文献   
899.
空空导弹战斗部爆炸产生的爆炸冲击波毁伤源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损伤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作用机理较为复杂,因此冲击波对飞机蒙皮结构的毁伤评估需要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样本支撑。本文设计并进行铝合金加筋平板静爆实验,分析固支加筋平板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动态响应和变形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爆炸冲击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孔洞面积占该形式加筋平板面积之比大于1‰ 时,靶板更容易发生以固支边界撕裂为主要形式的拉伸失效,增大孔径或增加孔的数量都有提高孔间贯穿损伤的风险;同爆距下爆炸物与目标迎爆面的夹角越大,靶板的变形程度越严重,夹角从30°增大至60°时目标挠度可增加30% 以上。  相似文献   
900.
G矩阵反演法是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普遍采用的图像重构算法,其实现包含两个关键要素:系统响应G矩阵标定和有效的数值反演算法。目前,在轨运行的辐射计采用系统误差分步测量的定标方法。在G矩阵反演法和点源测量G矩阵的理论基础上,对相应点源测量试验过程和水体成像试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成像精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整体定标的可行性。接着,提出了在轨G矩阵定标方法,并分析了卫星机动对载荷的影响。相比于目前在轨应用的分步测量系统误差的定标方法,该方法利用外部定标源整体标定系统响应G矩阵,能够简化分步定标各系统参数的定标过程,实现符合设计的成像精度,为后续高精度的图像重构算法提供保证,给一维综合孔径辐射计在轨定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