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2篇 |
免费 | 233篇 |
国内免费 | 12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38篇 |
航天技术 | 109篇 |
综合类 | 50篇 |
航天 | 2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51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81.
边界层综合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对二元翼型模型和三元三角翼模型表面边界层转捩用表面热膜技术、红外热像仪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在同一风洞中同时进行显示和测量并进行比较的结果。对二元NACA-0012翼型表面边界层转捩点位置测量,三种方法都给出了相吻合的结果。三元的60°三角翼模型经过多次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表面热膜技术能够给出三角翼模型表面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定量侧量结果。红外热像仪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研究在应用时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在合适的条件下也能给出模型表面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882.
883.
884.
超声速进气道边界层吸除方案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工程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设计了一种带有边界层吸除型式的超声速轴对称进气道,对进气道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且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发现,对进气道中心锥边界层进行合理流量的吸除可以明显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增强了进气道的稳定工作的能力.从试验数据可知,在Ma=4.0时,进气道临界总压恢复系数达到了0.43,与不吸除比较,比常规同类进气道的临界总压恢复系数(σ=0.33)提高了约30%.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的对比可知,二者能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85.
燃烧效率一维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拓展一维评价方法的适用性,笔者使用完整的一维方程组和一个氢气辅助煤油燃烧的实例,研究了影响一维方法评价燃烧效率的几个因素的作用程度,即平均分子量、平均定压比热和摩擦力系数,推荐了它们的选取范围和方法.在该研究实例提供的数据条件下,按照本方法选取平均分子量,给燃烧效率带来的不确定度不超过±0.05;针对反应过程中平均定压比热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分段计算的方法,该方法确定平均定压比热,在燃烧室出口给燃烧效率带来的不确定度不超过-0.01;忽略摩擦力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按照参考温度法计入摩擦力影响,和忽略摩擦力相比,燃烧效率评价精度提高0.1. 相似文献
886.
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热膨胀性能测试和软磁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850 ℃均匀化退火后炉冷(FC)、空冷(AC)、水冷淬火(WQ)和液氮淬火(LNQ)四种冷却方式对FeNi32Co5合金的显微组织、热膨胀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回火处理对合金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S,FC,AC和WQ试样主要为面心立方(fcc)奥氏体相,同时含有少量的体心立方(bcc)相,LNQ试样出现大量bcc马氏体相,退火后各试样晶粒均发生粗化;WQ试样在20~100℃的平均线膨胀系数α(20~100 ℃)仅为0.38×10-6·K-1,较原始OS试样降低了56.32%,并且最大磁导率μm提升至1.908 k,矫顽力Hc降低至91.32 A/m;对WQ试样进行315 ℃回火处理(WQ-TP)后有效改善了由热应力导致的软磁性能损伤,WQ-TP试样的最大磁导率μm进一步提升至2.993 k,矫顽力Hc降低至57.8 A/m,同时保持了优异的低膨胀性能(α(20~100 ℃) = 0.54×10-6·K-1)。综合考虑下,对均匀化退火后的合金进行水冷淬火和回火处理可获得兼具优异的软磁性能和低膨胀性能的FeNi32Co5合金。 相似文献
887.
888.
针对新型低温催化惰化系统中反应器存在的易飞温和转化率低的问题,基于FLUENT多孔介质模型,以用户自定义标量(UDS)添加固相能量方程,以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形式加入化学反应,建立了圆柱体、圆锥体及反圆锥体3种结构的反应器仿真模型,并通过自建试验台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定义了转化率和耗氧速率2个性能指标,研究了反应器进口气体温度、进口流量和RP-3燃油蒸气体积浓度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的操作范围,并从流动速度的角度出发,比较了3种结构反应器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进口气体的温度及RP-3燃油体积浓度的提高以及进口流量的减小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反应器的起燃温度为470 K;在相同条件下,3种结构反应器的转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圆锥体、圆柱体、反圆锥体,可操作温度范围差值为8~10 K。 相似文献
889.
神经网络模型面临着参数过多、计算负载高和内存开销迅速增长等问题。为了满足各种应用场景和设备的多样性,有必要针对特定应用优化神经网络模型。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类别感知的深度神经网络剪枝方法,该方法分析了在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过程中,不同滤波器在提取类别特征方面的不同作用。获得了滤波器的重要性及与应用类别之间的关系,针对特定应用中的不同目标类别进行了定制化的剪枝优化,并通过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应用感知的神经网络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优化卷积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