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307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磁暴对赤道地区L波段电离层闪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赤道地区Vamimo站闪烁数据, 选取两次典型大磁暴时段重点分析, 对比磁暴发生前、发生时以及发生后连续几天电离层幅度闪烁强度和发生率的变化, 引入瑞利elax-elax泰勒不稳定性(Rayleigh-Taylor, R-T不稳定性)线性增长率γ0, 对磁暴影响闪烁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磁暴可能触发闪烁发生, 也可能抑制闪烁发生, 这既与观测季节有关, 也与磁暴不同发展阶段的地方时有关. 触发发生于闪烁少发季节磁暴主相所在的午夜至黎明时段, 可能是磁层穿透电离层的东向电场所致; 抑制发生于闪烁多发季节磁暴恢复相所在的午夜前时段, 可能是西向电场作用的结果. 磁暴发生时的电场变化可能是抑制或触发闪烁的主导因素, 但仍需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2.
磁暴期间全球TEC扰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磁暴期间白天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大幅度扰动.TEC扰动与磁暴发生时的世界时(UT)有关.利用7年的数据对TEC对磁暴的响应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显示,磁暴期间白天TEC增大明显,且在午后TEC的增大比例有一个高峰.在18:00UT-04:00UT,南美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TEC增长较大,这可能与白天的光照有关.为了研究TEC变化与磁暴的关系,结合同样时间段的Dst指数,把TEC数据分为磁暴日(Dst<-100nT)和平静日(Dst>-50nT).研究发现,将TEC前移2h,低纬日侧地区TEC增大值随着世界时的变化与Dst变化的负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为-0.75.在中纬度地区,将TEC扰动前移1h,相关系数为-0.61.这可能是行进式大气扰动携带着赤道向的子午风,由极区向低纬传播引起.可以认为,TEC的变化可能是由磁暴引起的.在高纬地区,TEC增大值随着世界时的变化与Dst变化的相关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太阳高度角较低,光辐射通量较小,导致电子密度的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DEMETER卫星探测到的强震前O^+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采用level-2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重访轨道对比方法,对2006年5月3日发生在汤加群岛的7.9级地震进行分析.从震前6天、震前2天、震前1天和震后2天的level-2图像可看到,电场和等离子体参量在震中上空偏北的位置出现扰动信号,震前的扰动信号幅度随地震时间临近有所增强,扰动持续时间也相应增加;震后2天扰动信号依然存在,其幅度并未减弱.通过对比震前1天的轨道在2006年至2008年内的重访轨道,发现O^+浓度存在三类较规律的变化特征,即在夏季时,北半球的值高于南半球;冬季时则相反;二分季节时,南北半球含量相当.本文给出了地震和磁暴对O^+浓度的不同影响,地震影响最靠近震中位置轨道上的O^+浓度,而磁暴影响全球轨道上O^+浓度分布.同时获取了DEMETER卫星上朗缪尔探针在上述重访轨道同步探测的电子浓度数据,发现电子浓度与O^+浓度存在同步增加.等离子体浓度增加的现象可能与地震产生异常电场进而影响电离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撰集百缘经》译于三国时期,保留了魏晋时期汉语复音化的痕迹。它的词汇系统继承先秦两汉而来,又涌现出一大批新词,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论文对《撰集百缘经》中出现的部分疑难词语进行考释,以期能对中古汉语史研究及大型汉语辞书的编纂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5.
日前,西安航天城一期工程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奠基开工,标志着该产业基地配套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西安航天城项目是集团公司与陕西省战略合作框架内的重要成果,总规划  相似文献   
106.
罗缋沅 《西南航空》2011,156(2):54-59
也许你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十五岁小姑娘的画作。她伏案行笔,一坐下来就可以画几个小时、整天甚或几天,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丈量穿梭流连徜徉。无论苍崖云壑、遥岑荒野、沙渚溪岸、层林幽径,有几分范宽的笔意,有几分龚贤的影子,显出一股久违了的古朴静谧。  相似文献   
107.
城市交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围绕城市环境治理问题展开研究,已成为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在总结城市交通污染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最优污染水平控制模型的建立,分析了减少交通污染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高超声速钝锥模型及其尾迹红外辐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InSb红外辐射计在弹道靶上测量底部直径为10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9°、2.2mm(模型A),8°、0.6mm(模型B)的两种非烧蚀钝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红外辐射.模型速度大于6km/s,飞行环境压力约4.8kPa,红外辐射测量波段为1~3μm、3~5μm.结果表明:非烧蚀钝锥模型头身部红外辐射远大于尾迹红外辐射,在相同飞行速度和环境压力条件下,模型A产生的红外辐射比模型B产生的红外辐射强.  相似文献   
109.
110.
本文提出了一种跟踪机动目标的改进方法。把输入估值方法的逆推公式与变维滤波器方法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本文所提出的跟踪滤波器。在所提出的方法中,滤波器还提供目标开始机动的瞬间时间估值(当检测到目标机动时)。支用所估算的机动起始时间也可估算机动输入,跟踪系统则转换为机动模型。所提出的方法的计算负担与输入估值方法的相当。这种跟踪滤波器的有效性已经通过模拟得以验证,并将茯与交互式多模(IMM)滤波器、输入估值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