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3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黄志澄 《航天》2010,(2):8-13
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193个国家的领导人,长达十几天的会议,围绕“全球变暖”这一话题,讨价还价,争夺本国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和时间。与这次会议形成呼应的是一部名为《2012》的美国灾难片在会议开幕前全球公映,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展示了预言中地球大灾难令人恐惧的一面和美国人一如既往地“救世主”角色——带领世界各国打造“诺亚方舟”,成功逃生。2012年在向我们走来,面对可能的大灾难,人类的“诺亚方舟”在哪里?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在美国已被普遍采用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这种方法的分析步骤、误差的分类、随机不确定度、系统误差限和总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同时还探讨了这种方法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作为例子,给出了这种方法在风洞热流传感器校准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本文首先介绍了乘波外形的基本概念和空天飞机采用乘波外形的优点,然后介绍了利用楔的流场和圆锥流场构筑乘波外形的方法和气动力性能的计算公式,在简单地评述了乘波外形优化工作的进展之后,重点介绍了考虑粘性的乘波外形优化方法和乘波外形气动力性能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对乘波外形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方面的近代工作也作了介绍。最后,对乘波外形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关于太空战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空战又称为天战、空间战,是指发生在外层空间的作战行动。近年来,美军进行了多次太空战计算机仿真演习,例如2000年美国空军进行的“全球攻击V”和美国海军进行的“全球2000”的作战演习。2001年1月22~26日,美国空军在施里弗 (Schriever)空军基地的太空作战中心(SWC),秘密地举行了名为“施里弗2001”(又称施里弗-1)的太空战演习。2003年2月20~27日,美国空军又进行了有300多军人和民间人士参加的施里弗-2的太空战演习。与“施里弗2001”演习一样,第2次空间战模拟演习的背景也设定在2017年。不过,演习邀请了更多的商业卫星通信与图像…  相似文献   
35.
36.
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第三期介绍的各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计划,需要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主要的关键技术有材料与结构、推进技术和空气动力学。通过前一阶段各种高超音速研究计划的实施,在这些关键技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材料领域,进展最大,已接近单级入轨的要求。这也为美国研制单级入轨火箭作好了技术准备。 材料与结构 特别是轻的结构和具有防、抗热能力的结构与材料是发展未来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关键要求。一方面,很轻的结构要求材料具有高的对质量的比特性;另一方面,大的结构件必须能在-250-180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要求结构更轻、更坚固。在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结构材料的选用变得更为关键。例如:先进  相似文献   
37.
<正>在全球航天创业潮中,一对魂系火星的夫妇简·波因特(Jane Poynter)和泰伯·麦卡勒姆(Taber MacC allum),进入了中国人的视线,他们的太空梦想和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创建近太空旅游公司中国人知道简·波因特,还是在2014年11月"2014腾讯WE"大会上。她作为嘉宾,在演讲中热情洋溢地介  相似文献   
38.
2013年4月26日,高分-1卫星由长征-2D火箭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作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名列其中。高分专项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项创新工程。高分-1卫星就是这项创新工程的第一个产品,也是我国首颗考核寿命大于5年的地球低轨道遥感卫星。为了延长卫星的寿命,这颗卫星在许多关健部件上,如地球红外敏感器、陀螺、电源等,都有重大改进和创新。在卫星平台上,广泛采用了新材料,使其有效载荷的质量与卫星总质量之比达到47.2%,为提高卫星的总体性能创造了条件。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高分-1卫星的空间分辨率约2m,这意味着从卫星上可以看到地面上的小汽车。时间分辨率指重复观察同一地物所需的时间,高分-1卫星只需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一般而言,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这两个指标较难协调,高分-1卫星实现了这两者的优化组合,实现了中高分辨率和宽幅成像能力的结合,以满足多种空间分辨率、多种光谱分辨率、多源遥感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39.
提出了利用高焓气体自发光作为高超声速流场显示的方法,介绍了在使用高焓运行的激波风洞中,对二维模型的高超声速绕流流场使用此种方法的初步结果,可观察到二维棱形柱的尾流和马赫波的相交。结果表明此种方法不需外加光源,对于结构限制无法设置透明部件的模型,无疑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40.
在未来冲突中,太空军队可能面临各种挑战,从防御敌方系统攻击到应对迅速变化的技术和支援需求,可谓不胜枚举。美国空军把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案称为"太空作战快速响应"(ORS)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