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46篇
航天技术   11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EPDM绝热层的烧蚀过程及模型,在忽略粒子侵蚀和机械剥蚀的基础上,分析了EPDM炭化层表面的主要热化学烧蚀反应及烧蚀产物的确定方法,提出了炭化层烧蚀率的粗略预示方法,对EPDM绝热层的热化学烧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控制奥克托金(HMX)燃烧速度的因素,本文对其燃烧机理进行了实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HMX的燃烧速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直线增加(以对数坐标表示),其燃烧压力指数为0.66,HMX的亮焰与燃烧表面保持一定距离,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逐渐接近燃烧麦面。在气相呈现双分子反应,从气相向燃烧表面的热反馈虽然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HMX燃烧表面的反应热达到300kJ/kg时,则大体上与压力无关,HMX的燃烧速度依赖于从气相向燃烧表面的热反馈和燃烧表面的反应热。  相似文献   
13.
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工程是个大工程。之所以说它是大工程,不但因为它的投资额相对较大,而且它是应用当代多种新技术(例如: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传输技术)的一个高品质的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的意义在于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争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涡扇发动机,分析了H∞,H∞/H2和u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Homotopy算法发动机固定阶控制设计方法。采用规范形式控制器结构进行固定阶H∞/H2控制器设计,推导出了固定阶H∞/H2控制器存在的必要条件,使用Homotopy算法获得最优固定阶H∞/H2控制器的解。提出了将固定阶H∞/H2控制器与混合u综合相结合获得固定阶混合u控制器的策略。与全阶混合u控制器不同,固定阶混合u控制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其鲁棒性能和鲁棒稳定性与全阶u控制器相近。使用该方法对某型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进行固定阶混合u控制器设计,仿真验证表明,该控制系统其性能鲁棒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瞬间液相扩散焊的液相形成过程与固相扩散焊复合,充分利用TLP及固相扩散焊的优点,需要研究接头界面处母材液化规律。选用DD407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作为试验材料,中间层合金采用含B为3.5%的BNi9进行TLP连接,观察母材液化宽度和接头宽度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到:母材液化区宽度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增长而增加,在焊接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为5min,中间层厚度为150μm的情况下,母材液化的宽度达到65.8μm;中间层厚度对母材液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主要降熔元素B的总量增加;TLP连接过程中,母材液化的过程为降熔元素B不断向母材中扩散,导致母材液化宽度增加,但随着扩散的进行,B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引起等温凝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面清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T型翼片的技术指标,依据应力分析结果,介绍了缠绕和铺层两种成型工艺,静力试验的结果表明:两种成型工艺均满足规定的均布载荷下、挠度小于200 mm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对比两种工艺的优缺点,认为铺层工艺更适合该翼片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扰动后的电离层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探讨了该项技术在通信对抗上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受扰电离层可以引导VLF波进行"哨声模式"传播,进而实现对潜通信;可以使得HF波传播轨迹发生偏转、逃逸、聚焦和散焦,进而实现短波干扰;可以降低卫星通信频率,进而利用新波段实现卫星保密通信,同时还能产生透镜效应,对实现卫星通信的VHF电波产生额外增益,增强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部件模型共同工作方程组求解时初值选取对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与Broyden拟牛顿法混合的求解思路。首先,对变循环发动机(VCE)进行变几何特性分析以及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下的外涵道稳态特性分析基础上,建立反映变几何特性以及模式切换等全状态部件模型。其次,以该模型性能计算为基准,提出了一种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来达到发动机共同工作平衡要求,通过发散系数实现混合算法的切换,以改善单一Broyden拟牛顿法对初值选取的依赖性同时提高QPSO算法的求解效率。通过高阶非线性方程组的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求解效率以及精度。最后,进行VCE部件模型稳态、动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与GasTurb性能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发动机速度特性、高度特性等变化趋势与GasTurb基本一致,且误差均小于2%;基于QPSO的Broyden拟牛顿混合算法可有效快速地完成VCE部件模型的求解;所建VCE部件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该新型发动机的性能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空离心泵复合叶轮三元扭曲型线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Matlab平台采用五点四次Bezier曲线控制四条轴面流线的空间圆周角度分布,实现复合叶型的参数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用批处理联合仿真方法对125组优化空间样本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效率函数为目标,基于高斯型径向基函数构建复合叶轮型线参数的性能代理模型。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设计参数进行全局寻优搜索。结果表明,代理模型的修正复相关系数为0.9269,标准差为0.1036,能够满足参数预测的性能要求,优化后整泵水力效率提高2.72%。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双变量自校正模糊 PI 控制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双变量自校正模糊PI控制算法,构造出一种航空发动机双变量自校正模糊PI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研究了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特性,为发动机控制探索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