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133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已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但目前仍缺乏明确系统的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已成当务之急.这要求我国必须结合司法实践,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适用主体、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正确认识该项法律制度的涵义,为正确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更好地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2.
讨论了航空联盟产生的背景因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航空联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航空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特点,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航空联盟对中国民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对船载卫通天线自适应调整跟踪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船载卫通站伺服系统常用的几种自适应调整跟踪模式,总结出各种自适应调整跟踪模式的优缺点,完成天线转动的数学建模并进行数据仿真,提出交叉轴判据角度分段调整的设计方法,改进了自适应调整跟踪模式算法,并成功应用于船载卫通设备,弥补了船载卫通天线高仰角条件下自适应调整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4.
195.
以可持续发展为思路,计算机辅助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方法,介绍了航空企业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环境信息对航空企业决策的重要意义以及系统的实施和结构,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趋势和应注意问题给予讨论。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对某新型民用飞机机翼结构进行分析、简化,建立计算模型。采用薄壁结构力学剖面刚度计算的理论进行编程计算,通过计算获得了翼面的刚心位置和弯曲刚度及扭转刚度,为某型飞机机翼结构设计和气动弹性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工程上翼面的跨音速颤振计算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修正偶极子格网法的跨音速颤振计算方法。采用较为精确的定常气动力数据,对工程上常用的偶极子格网法(DLM)的气动力影响系数矩阵(AIC)进行修正,考虑了翼型、厚度及粘性等影响非定常气动力的因素,并将改进后的非定常气动力用于某超临界机翼的跨音速域的颤振计算,结果较好地预测到了跨音速“凹坑”现象。  相似文献   
198.
相变热图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变热图试验技术是通过在飞行器表面喷涂具有一定相变温度的相变涂料来进行大面积热测绘的风洞试验技术,在FL-31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半球-圆柱体绝热模型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相变热图试验技术的假设成立,测量可靠,特别是与之相配套的相变热图图谱分析软件系统的开发,使测热试验更加可视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99.
1.引言 早在1964年,H.W.Carlson和W.D.Middleton提出了一种设计任意平面形状超声速机翼中弧面的数值方法。不久又推广到计算任意平面形状平板机翼的压力分布(见文[1]、[2])。这个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计算速度很快,所需的计算机内存容量也小。可是计算得到的压力分布跳动得十分历害,特别在亚声速前缘的情况下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0.
以单级入轨运载器干质量最小为目标,采用响应表面法对两种三组元推进系统部分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单燃烧室三组元发动机,其第一工作模式液氢质量分数越低越好。对于双燃料双膨胀发动机,其内外燃烧室压力都不宜取得过高,且第一工作模式氢氧推力百分比越低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