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79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应用高速摄影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煤油液滴在温度473~773 K、压力1.0~4.0 MPa静止气体环境下的蒸发过程,得到了环境温度与环境压力对煤油液滴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低于573 K时,煤油液滴蒸发D2曲线不符合d2定律;环境温度高于673 K低于773 K时,液滴直径变化与d2定律吻合。环境压力对液滴蒸发的影响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环境温度低于473 K时,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液滴蒸发速率变慢;环境温度高于673 K时,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液滴蒸发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92.
介绍Protocol Buffers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设计基于Protocol Buffers的航天测控数据编码机制和解码机制,分析测控数据传输模式和数据更新维护模式,并归纳应用该技术的几点优势。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一次航天器遥测数据跳变现象的分析,提出了航天电子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几个设计要点,包括方案选择、接口设计、抗干扰设计和测试覆盖性等因素,可以作为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
刘海涛  顾新宇  方晓钰  李冬霞 《航空学报》2019,40(7):322633-322633
无人机中继通信是实现远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无人机的飞行航迹对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链路传输可靠性存在显著的影响,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下研究了基于直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的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航迹优化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基于DS-CDMA的译码转发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模型,并理论分析给出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的链路中断概率及平均误码率计算公式,以此为基础,基于链路中断概率最小化准则提出了中继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研究表明:最大比值合并DS-CDMA无人机中继通信系统可充分获取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提供的分集增益,显著改善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5.
针对"嫦娥五号"月面表层无人采样任务过程中机械臂精确控制难度大、器地协同工作复杂导致常规遥操作工作模式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任务的问题,提出了月面表层无人采样高效控制方法和新的工作模式.通过建立采样区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采样点规划、采用预先规划方法进行任务规划和机械臂运动控制规划、在线学习机械臂末端精调路径与多视角融合图...  相似文献   
96.
HP40奥氏体耐热钢炉管长期高温时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判别炉管的损伤程度和运行安全性,本文对运行了约46 000 h的苯乙烯生产加热炉炉管,在大修期间进行了宏观检查、氧化物的XRD(X-ray d iffraction)分析、管径测量、超声波测厚、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分析及炉管的危险点计算分析等。实验结果表明:炉管表面发生了高温氧化以及碳化腐蚀,炉管壁厚明显减薄。与新管相比硬度也明显下降,显微组织明显退化,骨架状共晶碳化物形态消失,一次碳化物和从奥氏体晶内析出的二次碳化物明显粗化,且析出少量块状σ相。并在此基础上对炉管的剩余使用寿命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在1936年1月,北美航空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公司,一共只有200余名雇员。尽管该公司也曾经参与过军方的O- 47观测机以及BT- 9教练机的制造,但和当时大多数的美国飞机制造公司一样,北美也没有从30年代的大萧条中恢复,生产规模都不大。但是随着欧洲局势的日益紧张以及罗斯福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美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迅速增加,在1938年8月的这一个月中,北美公司就生产了60架飞机,这是自一次大战以来美国航空公司中生产效率最高的。珍珠港事件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