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卢燕梅  宗群  张秀云  鲁瀚辰  张睿隆 《航空学报》2020,41(4):323580-323580
队形重构是集群无人机(UAV)控制的重要问题,指无人机按照要求安全、无碰撞地从一个队形变换到另一个队形,其难点在于快速规划最优安全轨迹并控制无人机进行轨迹姿态的高精度跟踪。针对集群无人机队形重构的上述问题,首先,基于CAPT(Concurrent Assignment and Planning of Trajectories)算法,解决了多无人机的目标分配和轨迹生成的实时性问题,实现了集群无人机的最优安全路径规划;其次,提出一种有限时间多变量积分滑模连续控制算法,解决了无人机轨迹姿态的高精度跟踪问题,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更加真实直观地演示无人机三维仿真效果,建立了基于Gazebo-ROS的无人机仿真平台,实现了12架四旋翼无人机队形重构"建模-仿真-可视化"的一体化仿真演示,验证了上述路径规划算法和轨迹姿态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特性,可比常规金属结构减重25%~30%,并可以明显改善飞机气动弹性特性,提高飞行性能[1].但是由于成本高昂,极大地限制了复合材料构件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73.
陈敬熊院士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3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1947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50年6月在上海交大电信研究生毕业。从50年代初至今,一直从事国防科研工作,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4.
介绍作者应用CAD软件所设计的星用L波段低噪声放大器。所研制的12件产品中无一进行任何调试,产品性能一致性好,噪声系数低于0.65dB,增益接近34dB,与设计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75.
应用推广卡尔曼定轨方法实时时,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供较精确的初始轨道。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利用较短时间观测数据计算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较精确的初轨方法,并用理论轨道数据对算法进行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解算的初轨,在考虑一定的随机误差及系统误差条件下,基本满足定轨精度要求,是一种有效的初轨确定手段。在工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院士风采     
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航天人、更深入地理解航天精神,本刊特推出“院士风采”栏目,不定期地介绍航天各院、所过去和现在在职的院士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宣传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7.
雷达的最基本任务是探测目标并测量其坐标,并且在设计雷达时,首先要对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做理论分析和计算,因此雷达的最大作用距离是雷达的一项关键指标。本文分析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方程的演变过程,并详细总结了一次雷达作用距离的Blake算法求解过程,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进行演算。  相似文献   
78.
逸飞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11):62-63
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依托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为建设主体,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国家级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始终是实验室的主导方向,并以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己任,通过开展新材料领域基础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形成系列新思想、新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最终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同时实验室实行开放服务共享,积极与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重视青年骨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实验室设备种类、数量、性能及现代材料表面技术方面成果在国内外相关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9.
工业生产中经常用饱和蒸汽作为加热介质,其凝结水在回收过程中由于温度高而产生二次汽化,难以回收,造成热能和高品质水的浪费。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合理、实用的解决方法,深度利用蒸汽的热能,降低凝结水的温度,使凝水更容易回收,减少热能损失,避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0.
飞机铝合金结构件数控加工变形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飞机机翼翼肋铝合金结构件这一典型易变形的零件为例,研究数控加工变形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残余应力对加工变形的影响.采用理论建模、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对比数控加工中零件变形情况;分析了工件内残余应力分布,用有限元软件提供的热机耦合功能,以温度场模拟施加铝合金的残余应力分布;分析和模拟了去除材料对工件变形的影响;用经过改进的顺序静态单元生死方法进行切削过程的仿真和改进,并对仿真所得的零件变形量与实际加工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分析方法和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控制数控加工变形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