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0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气液管路系统故障仿真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试验台和试验发动机的静态特性方程,重点针对试验台进行稳态故障效应仿真;采用一维不可压瞬变管流描述液路的流动过程,用特征线法对试验台液路系统的突发性故障所引起的瞬变特征和过度效应进行仿真;对储箱增压系统采用一维可压缩流的有限元状态变量模型描述气体管路的流动过程,并建立减压器、储箱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其进行故障仿真。仿真过程显示仿真模型和计算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能有效地建立试验台较为完善的故障模式库;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可以对现有试验台的改造、维护以及新试验台的改进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2.
分析了常见的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阐述了激光三角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三角法检测砂轮表面三维形貌的方法和装置,利用它可以对砂轮表面进行扫描测量,得到表面各点的三维坐标,随后通过origin软件的绘图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得到砂轮表面的三维形貌图和单个砂粒的三维尺寸.在实验中,得到了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磨抛中使用的60#杯形CBN砂轮表面0.5 mm×1.6 mm面积的三维形貌图,某单个磨粒宽度为209.1 μm,磨粒切刃突出高度为17.3 μm.该结果与用美国WYKO的白光干涉三维表面形貌仪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为1.00%左右,这说明所采用的激光三角法测量砂轮表面三维形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3.
简述了远地点发动机推力矢量测试系统的原理;概述了往次试验数据处理所采用的推力矢量计算方法--“线性组合法”,着重分析其缺点;提出了计算准确度更高的极坐标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极坐标法计算举例。  相似文献   
34.
诸如内连接系统二次型控制这样的大系统问题,虽然有种种直接解法,但当维数很高时,直接求解不经济甚至不可实现。而以凸优化对偶原理为理论基础的目标协调法(见[1])可以避免这种“维数的灾难”。本文给出泛函形式的对偶原理,以及关于原问题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性定理,从而说明内连接系统(L—Q)问题应用目标协调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王秀喜  陈锋  吴杰 《航空学报》1989,10(3):187-191
 边界元法用于分析非线性问题和动力问题时,在最终得到的积分方程中同时包含边界积分和区域积分。通常的做法是对区域积分项采用常值有限元离散,这需要用很密的网格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概况,研究了偏差检测、人工神经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实现了挖掘方法在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最后,用某发动机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7.
未来战场环境瞬息万变,唯有进行快速、准确、高效的战场信息获取、决策与分发,方能求得先机。传统的单星单载荷模式,由于信息获取方式的局限,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限。多体制载荷信息融合与协同应用的需求应运而生。首先以多体制载荷协同高效应用为出发点,将此需求分解为多体制载荷的信息高效获取和多体制载荷信息的高效应用两方面,并加以阐述。然后介绍了以多手段协同高效信息获取为出发点设计的综合运用型卫星的主要技术特点,该星以电子载荷引导光学成像任务为主体。最后,针对多体制载荷协同高效的需求,梳理了电子与成像协同体制下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8.
文章运用模块化建模与仿真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仿真计算.首先论述了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和步骤,然后介绍了仿真系统计算程序结构和仿真流程,最后举例说明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系统中气、液两路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模块化建模和仿真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39.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超量开采,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已成为廊坊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佳途径。雨水是宝贵资源,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雨水资源化,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以补给城市水源,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防治雨洪灾害。笔者对廊坊市区域内雨水下渗和贮存、实现雨水资源化及其利用等方面做了探索,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廊坊市雨水资源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