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96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2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Stewart平台局部灵活度的解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分析了Stewart平台的输入、输出速度,误差,力(力矩)与平台灵活度指标间的关系。对平台初始位姿时的雅可比矩阵进行了推导,用解析的方式求出它的奇异值。由此构造了Stewart平台最小奇异值、条件数、可操作性三种常用的局部灵活度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解析研究,得到Stewart平台的这些局部灵活度与其结构尺寸间的解析关系,为Stewart平台性能指标的评价及其尺度综合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2.
建立了阀控非对称缸主动式电液伺服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复合校正的控制策略,并作了仿真和实验研究 。  相似文献   
143.
为了改善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超低速性能,采用ADINA软件对钢壳及铝壳电液伺服马达的配油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在系统开环性能实验基础上,对现有钢壳及铝壳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进行了低速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油压的作用下,铝壳马达配油盘产生较大的变形及端面间隙,内泄漏是铝壳马达产生低速脉动及爬行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对配油盘结构及叶片顶廓形状进行了优化,使变形量及内泄漏大为减少,且改进后的叶片最大压力角为14.043度.该研究为新型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4.
郭敬  赵克定  郭治富 《航空学报》2008,29(5):1395-1400
 针对三轴液压仿真转台系统难以获得精确数学模型,存在较大参数变化和各种干扰,常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良好控制效果的特点,找到一种适合三轴液压转台的预测函数控制(PFC)策略,并与PID控制相结合,提出PFC PID串级控制并应用于液压仿真转台系统。系统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克服各种干扰,内回路和液压仿真转台对象构成PFC的广义被控对象,对广义被控对象采用PFC控制拓展系统频宽,改善系统性能。对三轴液压仿真转台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5.
袁礼  忻鼎定  庄逢甘 《航空学报》1996,17(Z1):14-20
用拟压缩性方法求解不可压N-S方程,对4∶1旋成体椭球和其他轴长比椭球的层流绕流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用二阶中心差分格式和三阶迎风紧致差分格式来逼近无粘项。从计算所得的表面摩擦应力线、空间流线和横截面流场特性,分析了10°≤α≤70°迎角范围内的分离和脱体涡系形态,算出了相应的气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三阶迎风紧致差分比二阶中心差分可更好地模拟分离涡结构。迎角直到40°时,算出的流态仍然对称,而迎角为70°时,算出的流态为非对称非定常,与实验流态基本相符。椭球体横截面形状越扁平,开式分离就越提前产生。椭球体横截面形状横向越窄,分离区就越小。由于改变椭球体横截面形状具有改变分离和脱体涡系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善三维物体的气动力特性,为改进机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