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67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正观宇宙之浩瀚,方知人类之渺小。无限宇宙,无限奥妙,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梦想。中国古人曾提出"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学者张衡也曾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无限宇宙概念。飞向宇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今天人类终于研制出了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天"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太空的环境的特殊性,人类在太空中的生活终究和在地面上有很大的差别。曾幻想,假如有一天地球没有了引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的飞翔。那么现实中没有重力的太空生活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62.
正英国的巨石圈(公元前2900—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在英国索尔斯堡平原上出现了不同时期建造的巨石阵,也称为巨石圈。巨石圈石头的布局与天文现象紧密联系,它的主轴线与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至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当初建造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些专家猜测这些巨石圈是人们在季节变化之际举办庆祝活动的遗址,或  相似文献   
63.
恐怖的哈雷彗星(1910年) 1910年,哈雷彗星在夜空中成为一个壮观的天体.5月19日,哈雷彗星的尾巴开始扫过地球,它的尾巴异乎寻常的接近于地球,长达3861.6万千米的尾部在地球运行轨道上停留了6个小时.有些人神经非常紧张,担心彗星的尾巴会释放宇宙毒气,所以赶紧关上自己家里的门窗.事实上,彗星的尾巴几乎是一种纯粹的...  相似文献   
64.
一种自适应观测器设计和故障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糊系统和径向高斯函数网络,设计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模糊神经网络.用高斯函数表示模糊规则前件的隶属度函数,然后,构造一种递阶自组织在线学习算法,从输入输出样本数据中,通过学习提取模糊IF-THEN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非线性时变系统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设计和故障检测方法,并对其结构及特征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能很好地观测系统的状态,并能有效地应用于系统的故障检测.  相似文献   
65.
Kalman滤波器是组合导航中最常用的最优滤波工具,但是在组合导航系统中有一些应用的局限性,尤其在低成本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RS(Dead Reckoning System)组合导航系统中,存在着使用的GPS接收机和惯导测量元件的精度不够高的问题,要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只能提高算法软件的先进性.为补偿卡尔曼滤波发散的缺陷,将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组成的混合算法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应用到GPS/DRS组合导航系统中,该算法不仅具有普通神经网络的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实时性,还克服了传统算法收敛速度慢、对学习参数敏感、局部有极小点等缺点,同时兼具卡尔曼滤波的最优估计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算法和常规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经过对仿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纬度误差的最大值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6.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所要做的工作。航天员有时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比如对空间站外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对象是舱外的电子器件和机械部件。舱外维修时,航天员需要穿好航天服,然后打开气闸舱舱门,系上安全绳。气闸舱有内外两层闸门,及时  相似文献   
67.
正众所周知,太空环境不同于地球环境,所以航天员在接受飞行任务之前,需要进入航天员学校接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体质锻炼、理论知识学习、心理和生存训练、太空环境下的耐力和适应性锻炼等等。现在,科学家和游客也可以进入太空飞行,但也需要经过常规训练,训练内容比航天员的少,时间也较短,大约需要半年左右。1.飞天之前的理论课的学习航天员工作内容不仅专业,而且非常复杂,其中包括飞船驾驶、太空  相似文献   
68.
正登上月球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梦想,100多年前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设计了一门"哥仑比亚大炮",把三个人送上月球的计划。但直到150年后,人类才成功实现了这一大胆的设想。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登上月球,道出了一句至今还流行话语:"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69.
正生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吗?或许不是直接的,但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是这样的。1986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乔托号探测器跟随哈雷彗星,目的是收集和检测彗星灰尘颗粒,希望从这些颗粒中获取太阳系诞生的初期物质。科学家假想,彗星灰尘颗粒就是40亿年前地球生命"原生汤",这种汤的原始成分有氨基酸之类的物质。"原生汤"很可能是在太空闪电和地球引力的  相似文献   
70.
王晓晖  闻新 《航天》2013,(11):60-61
太阳系中的3“M” 在太阳系中,有三类英文名称以“M”开头的小天体经常让人产生混淆,这三类小天体分别是流星体(meteoroid)、流星(meteor)和陨星(meteorite)。流星体、流星、陨石,都是宇宙中的碎屑,只是在不同状态与情形下有不同的名子。流星体是太阳系内颗粒状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尘,大至巨砾,但通常比小行星要小得多。它们并不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而是在太空中以任意路径运行。多数流星体是由小行星、彗星、自然卫星等天体在撞击或分裂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