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67篇
航天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闻新  周一凡 《太空探索》2012,(10):60-61
谁发现了天王星? 在1781年以前,人们一直把天空中天王星这个亮点当作是一颗恒星,直到天文学家威廉.赫胥尔一系列观察才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最初,赫胥尔感觉“天王星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运动,不像是恒星,也不像是彗星,因为彗星是在很扁的椭圆轨道上移动,而且也没有发现它的彗发或彗尾,很像是一颗行星”。但他不敢肯定自己的感觉。后来他继续观察天王星的运动并推算出了它的轨道,最终确定它是一颗行星。两年后,也即1783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证实赫胥尔发现的是一颗行星。  相似文献   
32.
闻新  肖睿铮 《航天》2014,(10):60-61
水星的命名 几千年前,人们观察到在天空中有一颗“星星”似乎总是跟随着太阳。此“星星”在日出之前可以在低空中看到并在日落后才能再次看到。一些人认为他们在早上看到的和在傍晚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物体。后来,古希腊人发现这两颗“星星”实际上就是同一颗星星,即水星。  相似文献   
33.
移民火星     
闻新  谢磊 《太空探索》2014,(2):60-61
当陨石撞击行星时,尤其是当撞击特别剧烈时,撞击产生的压力足以使碎片逃离行星飞向宇宙深处。这些石块可能会围绕太阳公转好几百万年。但最终会被另外一个行星的引力所吸引,并以陨石形式撞向该行星。  相似文献   
34.
冥王星的特征和环境如何?冥王星距离太阳大约为43亿千米。在地球上,利用强大的望远镜观察,冥王星看起来就像一个模糊的盘子。冥王星呈褐色,表面温度很低。冥王星表面分布着一些亮点,它们可能是极地冰冠,另外还有一些暗点分布在冥王星的表面上。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被稀薄大气包围着,类似于海卫一的环境,周围的稀薄大气可能是氮气。  相似文献   
35.
首先给出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的任务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及对精度的影响关系,综述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正古人经过长期夜观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发现星象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与地球的时节息息相关。但是由于古人认知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常常将观测到的星象看成是大灾大难降临的预兆,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不少迷信的成分。自古以来,人类认识天象,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途径:一是实际观察和记录;二是经验积累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7.
闻新  王浩 《中国航天》2011,(7):13-15
奋进号是美国5架航天飞机中最先进的航天飞机。它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是2011年5月16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太空执行16天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奋进号航天飞机今后将被放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  相似文献   
38.
卫星编队飞行技术的进展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闻新  张伟 《国际太空》2005,(1):9-14
20世纪90年代,基于卫星技术的编队飞行(也称编队飞行卫星群、伴随卫星群和虚拟卫星等)概念受到重视。美国航宇局(NASA)把编队飞行及其相关技术视为下一代可用的关键技术,相继开展了地球观测-1(Earth Observing-1,已于2000年11月21日成功发射,  相似文献   
39.
闻新  李新 《太空探索》2015,(2):60-61
<正>星座的命名人们为了认星方便,把全天分成若干区域,并称之为"星座"。现代星座共有88个,人们为了方便观察和记忆,又把每个星座中的星星自然排列而成的图像,想象成地球上的人物、动物、器物等等,再用这些人物、动物、器物的名称命名对应的星座。星座的划分完成是人为的,星座的命名也是人为的。在一个星座里的恒星通常  相似文献   
40.
基于模糊系统的径向高斯网络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新  张洪钺  周露 《航空学报》1998,19(5):608-611
利用模糊系统的径向高斯函数网络对一类非线性时变系统的状态进行了估计。给出了一种递阶自组织在线学习算法,提出了非线性时变系统的自适应状态观测器,并对其结构及特征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状态观测器能很好地观测系统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