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于某壁板结构焊接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主要考察了4块立板之间不同的焊接顺序、每块立板上各段焊缝焊接顺序的调整以及焊接起始端的选择对结构焊后变形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壁板在各种顺序下都产生了马鞍型变形,即,沿焊缝纵向截面上产生了向下的挠曲变形,中部向下变形量最大;沿焊缝横向截面上产生了向上的挠曲变形,壁板两端部变形量较大,且壁板前端比后端变形大。在单块立板上采用先点固两端然后交错对称焊接,在整体上对4块立板依次焊接相同位置的焊缝,此时壁板焊后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62.
小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逐层钻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释放应变处理和测量误差对残余应力计算精度的影响。利用转换应力、转换应变,可方便地计算残余应力值。受小孔法本身缺陷的限制,计算所得残余应力误差随孔深增加而加大,测量深度约为应变片平均半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63.
在激波风洞中用氢氧燃烧驱动方法获得了总压14MPa,总温高达7200K的高超声速高焓平衡流,可以模拟再入飞行速度4至5km/s的真实气体效应。本文还介绍了高温气流中驻点对流和辐射传热测量技术及其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64.
空间环境探测卫星用磁强计误差分析及在线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照华  余远金  祁振强 《宇航学报》2012,33(8):1104-1111
用于探测日地空间磁环境的磁强计多数安装在伸杆的末端,长期受太阳辐射等空间环境干扰力矩以及机动等影响,磁强计安装矩阵随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卫星定姿精度下降。为此,在分析空间环境干扰力矩和磁强计定姿误差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19维高精度的磁强计误差模型,结合卫星的运动学和姿态动力学特性,采用EKF滤波方法对安装矩阵进行实时估计与修正补偿,并利用该磁强计模型实现卫星的姿态确定,最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星载计算机的计算量要求的同时,在线估计安装矩阵误差,显著提高了磁强计的误差估计精度与定姿精度。  相似文献   
65.
嫦娥三号推进系统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三号推进系统推进剂剩余量是探测器每次变轨前需要确认的重要数据,液体推进剂剩余量计算误差会导致对嫦娥三号探测器质量估计错误,从而导致预期目标与变轨结果发生偏差,需要对轨道进行修正,导致在轨推进剂消耗量额外增大.因此,选择合理的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方法是圆满完成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行任务的保障。通过比较各种推进剂剩余量测量技术的测量精度、测量可靠性及使用成熟度,同时考虑嫦娥三号推进系统的实际产品配置情况和研制试验情况,嫦娥三号探测器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采用加速度计法和薄记法进行综合估算.其中,轨道机动时主要采用加速度计法进行计算,其他时段主要采用薄记法进行计算。飞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且精度较高,可以推广应用于空间推进系统在轨推进剂耗量计算。  相似文献   
66.
嫦娥五号探测器月面采样封装任务需利用采样机械臂及其末端执行机构夹持样品容器,为克服非结构化月面环境对机械臂控制造成的不可知影响,确保精确夹持样品容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视觉伺服样品容器夹持的控制方法和系统。系统通过固定安装相机和"眼在手"相机协同获取机械臂末端执行机构以及样品容器特征,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机械臂末端执行机构位姿的控制参数进行估计,消除控制位姿的轨迹抖动,实现了对样品容器的精确夹持。最后,通过分析在轨月球样品容器被夹持过程的数据和图像,验证了该视觉伺服控制方法和系统设计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67.
本文对空气雾化喷嘴的喷雾特性(即雾化细度及雾化尺寸分布指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的喷嘴包括三种主喷口面积;三种供液槽道面积;二种副油路旋流器的扭角。研究参数包括,气/液比r、空气流速、轴向距离和主、副油路同时打开时的相互作用。 试验表明:液雾质量中间直径(MMD)与[1 (r)~(-1)]~(0.5)以及V_a~(-0.8)成正比例。在同样空气流速下雾化尺寸分布指数n随气/液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同样气/液比下,随空气流速增大而降低。主副油路同时工作时的相互影响将改善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细度,同时也引起雾化尺寸分布指数的减小。对所试验的喷嘴,完成雾化的距离大致在30mm;雾化尺寸分布指数随轴向距离而增大。 本试验的结果为空气雾化喷嘴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
介绍了航天器的热控制模式、对在微重力下的单相流与两相流的换热系统、微重力下与重力场下的两相流沸腾换热进行了比较。最后论述了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两相流沸腾换热地面等效试验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9.
为了进一步研究卡尔思,我们来考察一下美国企业的现实情况。美国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构筑信息基础,全国各地都配备有信息基地,这种努力确实收到了效果。 下面就介绍一下卡尔思的具体动向。提起卡尔思或是后勤,就会使人联想到军事,令人感到厌恶。但是,即便是民品至少也有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系统。如果其寿命周期达到数年乃至十几年以上的话,就需要后勤支援,如计算机、复印机、汽车、铁路等等。这正适用于卡尔思的想法和观念。在日本,能称得上是卡尔思的尚无一例,但近似卡尔思的事物却有许多。这里仅根据1994年12月4日~8日在美国长滩举办的卡尔思世界博览会上所得到的信息介绍其中的几个事例。  相似文献   
70.
粒子场测量技术目前广泛用于气液,气固两相流中,但是在等离子体流场中的粒子测量目前尚未很好解决,本文采用序列脉冲激光屏多次曝光摄影法,克服了流场的严重干扰,在电弧加热器等离子体流场中,对飞行速度达2000m/s的粒子实验获得成功,得到了某一截面内粒子的尺寸,空间分布及数密度等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