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607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66篇
航天   30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3 毫秒
641.
航天分散热源控温用环路热管设计及飞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国家高分专项遥感卫星焦面电路的力热稳定性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分散式热源精密控温的改进型环路热管(LHP),既实现了狭小空间内对多片焦面CCD器件的统一恒温控制,又兼顾了焦面结构与卫星舱板间的力学解耦功能.地面测试结果表明:该LHP的热负载携带能力及对分散式热源的精确控温效果良好.2015年9月份,将该控温用...  相似文献   
642.
合成双射流逆向吹吸控制对翼型流动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合成双射流(Dual?Synthetic?Jets,DSJ)技术对飞行器航向姿态的控制能力,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反向DSJ对小攻角、大攻角下翼型绕流流场的控制机理及气动控制特性,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了其航向姿态控制能力.结果表明:小攻角下,反向DSJ会使阻力增大,升力略有减小,俯仰力矩基本不变;大攻角下,反向DSJ会使升力、阻力及低头力矩增大.小攻角下施加控制后,激励器出口前由于射流的阻挡作用形成高压区,伴随着流向逆压梯度的增加,分别在两个出口后形成准定常低压回流区,致使前后压差阻力增大,但压力包络面积基本不变,故升力变化不大;大攻角下施加控制后,除了会在射流出口前、后分别形成高压区、低压区外,还会使背风面流动提前分离,扩大分离区域面积,同时也会减小分离区内的压力值,扩大压力包络,增大阻力的同时,也会提升升力.飞行试验结果表明,反向DSJ具有对飞行器巡航时航向姿态的控制能力,可实现的最大偏航角速度为9.01°/s.  相似文献   
643.
刘奇  向开恒  赵书阁  贺泉  李小玉  张楠 《宇航学报》2021,42(11):1377-1384
针对大型低轨星座在轨运行的高精度构型保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限环的高精度相位保持方法。首先,推导了实际轨道与参考轨道的平相位角偏差与半长轴偏差的关系;然后,建立了基于极限环的相位保持周期以及半长轴改变量计算方法;最后,基于推导的半长轴偏差与相位偏差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相位保持实施方法。考虑地球非球形和大气阻力的数值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相位保持方法能够在卫星定轨数据精度不高、数据采样间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低轨星座系统的高精度相位保持。  相似文献   
644.
杨波  赵培林  蔡三军  周生林  陈川 《航空学报》2020,41(6):523465-523465
座舱是战斗机三大电磁散射源之一,座舱盖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减缩技术是实现新一代战斗机全机雷达隐身性能的关键技术。基于新一代战斗机隐身外形平台,座舱盖在隐身技术、透明件结构、抗鸟撞、弹射救生、光学性能、结构变形控制等领域均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新一代战斗机为背景,研究了座舱盖性能提升的4项关键技术:座舱盖隐身性能提升技术、大型整体座舱盖透明件结构设计技术、复杂曲面座舱盖光学性能仿真优化技术、大尺寸活动部件变形及状态控制技术。经过上述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设计技术体系的升级,促进了新一代战斗机座舱盖技术和性能的跨代提升。  相似文献   
645.
对于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工艺,套筒的最大下扎位置和套筒回抽路径上容易形成因材料流动不足而导致的孔洞和未填充缺陷,而套筒形貌是影响焊接过程中材料流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在套筒外壁开设倾斜凹槽的方法,在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凹槽影响材料流动行为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凹槽有助于提高材料向下流动的速度。随着凹槽宽度增加,材料最大向下流动速度下降而材料高速向下流动的区域变大,当套筒宽度为0.75mm时,套筒促进材料向下流动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6.
真实世界的视觉光信息是复杂的高维度连续的信号;而现有的数字成像方式是低维耦合离散采集,在成像的各个维度——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视角及深度、颜色(光谱)等均已达到瓶颈:这极大限制了场景视觉信息的全面获取。计算成像,综合信号处理、光学、视觉、图形学等多学科知识,可突破经典成像模型和相机硬件的局限,以更加全面、精确地捕捉真实世界的视觉信息。文章从计算成像的进化史、计算成像的基本原理、计算成像研究动态、计算成像的关键技术以及计算成像的未来展望等方面,从全光视觉信息的设计获取角度阐述了计算成像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相似文献   
647.
高压涡轮叶尖径向运行间隙概率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高压涡轮叶尖径向运行间隙(BTRRC,Blade-Tip Radial Running Clearance)设计和控制合理性,考虑典型载荷下的热载荷和机械载荷和合理选取随机变量,在确定性分析基础上对BTRRC进行了概率设计.通过确定性分析,得出涡轮盘、叶片和机匣的径向变形以及BTRRC随时间变化规律,并找出危险点(t=180 s)作为概率设计的计算点.通过概率分析,不但得到了各部件径向变形的概率分布特征及不同稳态叶尖间隙δ下的失效数、失效概率和可靠度,还找到了影响它们径向变形和BTRRC的主要因素.综合考虑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和效率,将δ设定为1.95 mm为宜,满足设计和工程要求,为BTRRC的控制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48.
涡轮盘径向变形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设计和控制叶尖间隙,对涡轮盘径向变形进行非线性动态概率分析.考虑材料属性的非线性和载荷的动态性进行轮盘径向变形的确定性分析,得出轮盘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找出了涡轮盘变形最大值.通过轮盘变形的概率分析得到:轮盘径向变形的分布特征、不同径向变形设计值δ下的失效数和可靠度、不同可靠度下的各随机参数的极限值,影响涡轮盘径向变形的随机参数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49.
为深入探索尾迹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叶型损失的影响,对IET-LPTA后加载超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的定常与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在低速二维叶栅风洞上进行,该风洞通过上游辐条对尾迹进行模拟,采用热线探针与三孔气动探针作为测试手段。实验发现上游尾迹在低Re状态下对吸力面分离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叶型损失。同时研究了不同雷诺数(Re)与来流湍流度(FSTI)对上游尾迹与附面层相互作用机理的影响,发现Re对叶型损失的影响是单向有利的,发现FSTI对叶型损失的影响是双向的。  相似文献   
650.
通过对激光模切的加工中激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功率与运动速度的理论研究,并针对三种不同材料进行模切的数据分析,建立了函数关系.结合功率的PID闭环控制方法,实现了对二者的实时控制.最后对三种材料进行异形纸盒的模切实验切缝均匀、效果良好,使该算法得到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