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80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6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柔性薄板的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在航空及能源动力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特别是在上游流体出现脉动的情况下,将引发薄板周期性振动,这种规律性的结构振动反过来又会改变其尾流的泻涡释放形态。本文基于非定常流动和柔性薄板振动理论,建立了柔性薄板的流固耦合特性研究模型,并得到了薄板的振动特性以及平板周围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流体雷诺数的不同,柔性薄板的振动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当激振力的频率与柔性薄板固有频率一致时,会出现共振现象,柔性薄板振动对涡的形成产生抑制,保持薄板的附着流,延迟分离;当薄板的最大弹性回复力低于流体激振力时,薄板出现无规律的随机振动变形。  相似文献   
82.
考虑到多学科优化设计(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的效率和精度,充分发挥当前涡轮叶片各种精度分析方法的优势,提出了涡轮叶片的多重精度多学科优化设计策略.利用协同优化策略在学科解耦和协调方面的能力,引入包括流固紧密耦合分析、流固热松散耦合分析和近似方程在内的涡轮叶片设计中的多种精度模型,结合两点式标度函数和优化过程阶段性收敛后更新,改进可变复杂度建模方法处理多重精度模型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仅调用9次高精度流固耦合分析就能确保涡轮带冠叶片多学科优化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83.
为了有效解决飞机制造企业快速工艺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3D-PLM的快速工艺准备技术.分析了飞机制造工艺设计与管理及CAPP技术的应用现状,对飞机制造企业基于3D-PLM的工艺需求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3D-PLM的快速工艺准备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4.
我国现有的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主要用的大都由国外引进.生产厂家有Ratheon,Telephonics和Alenia等.国内一些公司生产的自动化处理系统.作为应急备用系统也已投入使用。因此维护和支持国产空中交通自动化系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5.
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设计(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和实用的工作程序.该文章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会有启发和帮助,同时对其他同类设备的设计也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中型、大型、特大型航空航天物体离心机,土工离心机和载人离心机.  相似文献   
86.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乏信息模糊预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属于概率分布与趋势规律都未知的乏信息系统.这阻碍了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小样本分析与总体把握.为此,以模糊集合理论为基础,从小样本入手,建立了航天轴承摩擦力矩参数的经验概率密度函数及其模糊预报模型,并对摩擦力矩的均值上界和最大值上界进行预报.对HKTA和HKTB两种轴承摩擦力矩参数的试验研究表明,在99%~100%置信水平下,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很小,最大绝对误差仅为0.081 1个设定单位,最大相对误差仅为10.165%,可以满足航天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文章分3篇10章详细介绍了稳态加速度模拟试验设备-离心机的设计.上篇对稳态加速度环境及其效应、试验方法和相关标准作了阐述;中篇(上)系统介绍国内外该类离心机发展的基本历程、概貌及典型离心机结构细节,并对其适当予以小结与点评;中篇(下)对离心机运动学进行基本理论分析,研究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问题,提出离心机设计原则及相应计算方法;下篇通过一个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制报告作为实例,提供读者进行具体设计时参考.文中,作者对多年累积的技术资料与实践心得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归纳,力求梳理出一条研制稳态加速度模拟用离心机的设计思路与实用程序,使其兼具资料性,技术性与实用性.该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技术人员将有一定启发与助益,对其他类同设备设计也有某些触类旁通作用,对该专业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作为参考读物.文章主要探讨的对象是中型、大型、特大型航空航天离心机,土工离心机和载人离心机.在第6章中分别就单轴、双轴及三轴离心机进行力学分析,然后对所有离心机的普遍特征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一种新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和工具IEE(工程集成环境),并将此方法应用到飞行器直接驱动舵机(DDA)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完成了快速原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了IEE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89.
在分析航空机载武器外挂产品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航空机载武器外挂产品对于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管理的需求,并结合在某航空企业的系统开发与实施,建立了基于CAPPFramework平台的航空机载武器外挂CAPP系统。  相似文献   
90.
转子振动对T型交错式迷宫密封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兴运  徐国印  张海  郑群 《推进技术》2017,38(6):1370-1378
为了改善传统交错式迷宫密封容易产生气流激振并导致转子失稳,对密封结构进行改造,提出了一种可以平衡气流激振力的T型交错式迷宫密封。考虑转子振动,三种转速(18,24与30kr/min)以及三种压差(0.2,0.3与0.4MPa),对直通式、交错式迷宫密封以及T型交错式迷宫密封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齿顶间隙的条件下,交错式迷宫密封的泄漏量较T型交错式迷宫密封减小约8%较直通式迷宫密封减小约32%。通过对比三种密封流场所产生的气体作用力之间的差异,得出T型交错式迷宫密封的优势在于扩大了Lomakin效应,增强了交错式迷宫密封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高封严效率与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