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5篇
航天   9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两种静止轨道多星共位位置保持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用倾角、偏心率隔离方法进行静止轨道多星共位运行的同步保持策略和非同步保持策略,分别给出了其倾角和偏心率矢量控制范围的设置.三星共位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位置保持策略均能实现三星共住运行.从长远角度看,两种位置保持策略所需速度增量基本相同;同步保持策略的南北保持周期较长,卫星控制频度低,在相同的保持范围内可共位的卫星更多;非同步保持策略更适于共位卫星数量较少且所属不同控制中心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切平面内隔离的静止轨道共位卫星轨道保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切平面内倾角、偏心率隔离的静止轨道共位卫星保持策略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进行周期性轨道保持同时调整卫星轨道参数以满足下一周期的隔离运行的最佳方法,其中南北向采用单一的法向控制,东西向采用偏心率矢量、漂移率和平经度调整.研究表明:若能将共位卫星的半长轴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用该法以较大隔离距离实现多星共位运行,且卫星间无遮挡,但对轨道测定和控制精度要求严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搭建桌面联试系统对利用高级在轨系统(AOS)插入业务实现伪码测距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系统包括星上插入和地面提取2个过程。用设计电路模拟测距环路,主要验证测距伪码在插入和提取过程中处理时延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时延的稳定性能够满足测距要求。由此说明插入法可用于伪码测距。  相似文献   
14.
在NASA,空间操作包括从发射前准备到任务寿命终结全过程中支持任务所需的所有功能。操作功能包括对空间飞行器进行遥控和遥测的空间/地面网;地面数据分发;包括导航功能在内的空间飞行器和仪器设备的跟踪控制;以及数据处理。近年来,NASA设立了一个空间操作管理办公室(SOMO)以管理它的空间操作功能,并定义它未来的操作结构。  相似文献   
15.
降低航天任务费用,提高航天任务的效费比是多年来各航天大国研究的重点,低费用空间操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NASA提出的“更小、更快、更廉、更好”,成为各国实施低费用航天计划的指导方针。在提高卫星操作的交通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思路,如“功能最小化原则”。在技术上,低费用小型化地面站更受到市场欢迎;大力提高星上自主能力已成为小卫星的重要发展方向;地面站的联网与互操作成为实施空间操作服务的必然结果;标准化的推进,面向用户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和现代管理思想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以更低的费用提供高质量卫星操作服务的宗旨。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可有效降低测控操作费用的技术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提高我国测控系统多任务低费用测控服务能力的总体思路,为我国测控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航天测控系统中广泛采用扩频体制,但随着多通道扩频技术和多站测距系统的发展,测控系统面临的测量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伪距测量精度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多站测距系统中存在的强信号干扰和多址干扰,会导致测距精度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对消的高精度星地测距技术,通过信号处理重构和对消接收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得到纯净的期望信号,从而抑制码分多址带来的测量误差,以提升测量精度,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过程中测量手段有限、地面测量几何差,地面导引的技术难度大。从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的需求入手,介绍典型的月球及近地轨道交会对接导引技术的现状,结合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在月球和深空探测器高精度定轨的经验,提出采用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实现地面高精度导引。分析同波束干涉测量技术在月球轨道器交会对接地面高精度导引中的优势,并在理论上探讨了所面临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深空任务的发展 ,欧空局 (ESA)正在建设自己的全球深空网。该网主要由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三个深空地面站组成 ,其中位于澳大利亚珀斯附近的新诺舍 35m深空站已投入使用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塞布里洛斯深空站将于 2 0 0 5年初建成。欧空局正为在经度相隔 12 0°左右的地方建设第三个深空地面站选点。三个站的性能指标基本相同。本文介绍了欧洲航天操作中心和新诺舍 35m深空站的组成、功能及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俄罗斯是一个航天大国,1957年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空间,1961年首创了人类进入空间的记录,后来的载人航天活动一直保持着先进水平。为载人航天专门建立了飞行任务控制中心,该飞控中心位于莫斯科郊外的加里宁格勒,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技术雄厚,功能强大的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指挥控制中枢。现在运  相似文献   
20.
中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与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深空测控系统是伴随着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实施,从突破关键技术、初步建成系统到系统完善,逐步建立起来的,火星探测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带动深空测控系统能力的建设。站在历史的视角,从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建设等方面,回顾了我国深空测控系统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未来深空测控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深空测控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