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207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首先分析了步进频率宽带信号混频处理原理和目标速度对距离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距离像熵和距离像对比度的速度估计算法,详细分析了这两种算法的数学原理、步骤、效果、适用条件等。最后,基于这两种算法又提出了复合速度估计算法,大大提高了速度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52.
53.
著名作家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可喜可贺。这也是我国乡土文学的突破,那些高梁地的故事发生于村落、田野,在那些村落一片片沉沉的屋瓦下,曾演绎过数不清的悲欢离合与人情冷暖,莫言等诸多作家生动地再现了乡土村落的那人、那事、那景。乡村是中国的基本单元和细胞,五千年的农耕文明给中国大地留下了灿若星河的  相似文献   
54.
形状记忆合金智能结构的主动振动抑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军  郦正能  叶宁 《航空学报》2002,23(5):427-430
 从形状记忆合金 (SMA)智能结构用于主动振动抑制的构想出发,建立了含SMA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试验验证了主动振动抑制的效果。试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SMA是振动抑制的有效驱动器,通过主动应变能调整 (ASET)的方法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非常显著,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基频 (一阶固有频率 )的改变上,对高阶固有频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5.
采用大型通用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含有不同缺陷尺寸的钢管,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强度分析。并给出了缺陷的深度、轴向尺寸、环向尺寸对钢管强度影响的计算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6.
应用 2种气动布局飞机在着陆构形下的气动力数据 ,仿真计算了飞机的进场着陆过程 ,通过对着陆性能与飞行品质的分析表明 ,飞机气动特性和飞行员的操纵策略对着陆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郦正能  罗芳毅 《航空学报》1989,10(12):581-586
 本文对孔边三维短裂纹扩展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首先用复形法测出板中孔边三维短裂纹在等幅载荷和单峰超载时扩展规律,然后运用弹塑性断裂力学和裂纹闭合理论对短裂纹的扩展作定性分析,用闭合模型计算短裂纹扩展寿命。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上游叶片尾迹对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非定常表面压力的影响,采用在叶片表面埋设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测量了一个单级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的非定常压力分布。对转子叶片非定常压力分布的分析显示:转子叶片压力面非定常表面压力主要受上游叶片尾迹影响,其主导频率为上游叶片尾迹频率及其倍频,压力波动幅度随上游叶片尾迹的衰减而沿流向减弱。转子叶片吸力面非定常压力受叶片附面层和上游叶片尾迹共同影响,其主导频率为上游叶片尾迹频率及其倍频,但是在吸力面前部气流加速区压力波动幅度沿流向增大,而在吸力面后部气流减速区压力波动幅度沿流向减小。在存在尾缘分离的情况下,在分离区附近产生较大压力波动。尾缘气流分离产生的压力波动频谱中含有上游叶片尾迹频率及其倍频的分量,但其频谱可能比较复杂,并非单一地受上游叶片尾迹影响。   相似文献   
59.
利用红外技术进行层板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层板冷却特性,应用远红外热像测温技术,对一个真实尺寸的层板结构进行了实验.层板的气膜孔、绕流柱及冲击孔直径分别为0.,0.8,0.8 mm,内腔高及总板厚分别为0.8,2.6 mm,孔柱数比为1:4:1.为了准确测量表面温度,采用了高精度热电偶校正法,建立修正关系;为了描述层板综合冷却效率,采用热像数字信号运算法,直接进行数据处理.实验在高温亚声速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展示了冷却介质注射量对层板冷却特性的影响,证明远红外热像技术用来研究层板冷却特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扰流柱对层板冷却叶片前缘传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涡轮导向叶片进、出口条件,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简化的层板冷却叶片前缘部分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冲击双层壁和带有圆形、方形、菱形扰流柱的4种层板冷却叶片前缘的流动与传热情况。结果表明:冲击双层壁的总压损失与带扰流柱的层板冷却叶片前缘的相差不大;方形、菱形与圆形扰流柱的靶面换热系数分布相近,差别很小;带扰流柱的层板结构叶片前缘的冷却效率比冲击双层壁的前缘的高,其中方形扰流柱的前缘表面的冷却效率最高,菱形、圆形的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