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363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00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71.
272.
本文研究了太阳黑子的致冷问题,认为太阳黑子磁场受其流场扰动,形成大量的磁流体波,这种波把太阳黑子的热能转变成波能,以阿尔文速度沿着磁场传播,把能量携带出黑子区域,致使太阳黑子冷却。  相似文献   
273.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滤波的补偿压电陀螺动态误差的方法.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IIR低通滤波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比较和大量的跑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压电陀螺动态误差噪声干扰,提高压电陀螺使用精度.  相似文献   
274.
B/Al复合管材的轴压破坏及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B/Al复合管材进行了整体轴压破坏试验,并对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管材轴压的理论计算值比试验破坏值小得多,平均修正系数达1.57;管材基本力学性能σ拉伸、E拉伸分别达到了1130MPa,228GPa,σ压缩、E压缩达到了2510MPa,243GPa。对管材破坏模式的研究认为,为了提高管子的压缩破坏载荷,必须减小管子与接头处的应力集中,改进管子的成型工艺,尽力消除管子成型模具接缝处的薄弱区。  相似文献   
275.
含非线性联接的组合结构动态子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海岩  李岳锋  张阿舟 《航空学报》1989,10(11):545-552
 本文研究由非线性隔振器耦联线性子结构形成的组合结构的动响应预估。基于实测子结构的脉冲响应函数,建立了组合结构的对接边界积分型动力学方程;找到了将其转化为标准常微分方程组的途径;用实验考核了上述方法。  相似文献   
276.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改变其与先驱体聚碳硅烷(PCS)的配比,研究了PCS体系的交联性质。结果表明:DVB在该体系中具有交联剂和溶剂双重作用,降低DVB的配比,可以提高陶瓷产率,DVB的配比以0.4为宜;为减少体系中的DVB,添加了PCS的良性溶剂四氢呋喃,使陶瓷产率达到了76%。结构研究还发现,该体系交联反应主要以DVB自交联形式进行,DVB与PCS之间的硅氢化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7.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铼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铼管(φ12.5mm×30mm),研究了铼管的组织结构和其他性能.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铼材基本无缺陷,密度接近理论值;维氏硬度测量值高于加工态工业铼片.化学气相沉积是一种制备铼管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8.
279.
非光滑动力系统周期响应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0.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路线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成果转化率低、能源消耗量大等问题,亟须转型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产业链的进一步分解融合以及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新业态逐渐形成。文章通过梳理,对新业态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业态产生的原因和特征,总结了目前我国新业态的发展情况,最后以合肥市为例,论述了新业态发展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