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274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47篇
航天   1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针对惯导测试转台角速率精度测试要求,开发了在RTX实时系统下,以VC进程建立数据采集,以VB环境建立操作界面的测试程序,便于转台角速率的实时监测及对速率精度的随时检测,具有携带方便,适应性强、测试系统与转台系统相对独立等特点,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2.
介绍了转台动态测角的工作原理和IK220板卡的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测角方法。在VC6.0软件的编译环境里,设计了转台动态测角的实时测试软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霍尔加磁钢的方式相比,基于IK220板卡的转台动态测角的实时测试软件,能够满足中低速转台的动态测角精度要求,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83.
基于传感器比较法,开展冲击加速度校准方法研究。采用气动活塞式冲击激励发生技术和PXI总线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研制冲击加速度校准装置,运用Lab VIEW软件编写了校准软件,并对装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该装置可为国防军工产品冲击试验提供冲击加速度参数的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284.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了模拟龙卷风的装置模型。基于龙卷风在平面上的速度型,拟合成函数关系式,在三维CFD程序中设置初始速度场以及相关的边界条件,匹配不同的初始温度场进行了关于龙卷风维持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模拟。重现并利用漩涡管的Ranque-Hilsch效应以及汇流换热原理分析了本文2种不同的温度型对龙卷风内部流场变量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揭示了龙卷风产生并维持下去的一种可能性,即冷热气流汇流换热生成温度场可能是产生和维持龙卷风的直接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使龙卷风削弱甚至消亡的方法,即破坏温度场。   相似文献   
285.
本文对扩展频谱通信系统中采用自适应陷波器抑制单频强干扰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自适应陷波器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了自适应陷波器抑制单频强干扰的良好效果,它的信干比改善因子与干扰的领率无关,并随着输入信干比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286.
“BC-1”型着色探伤剂,一般都是用于对金属焊缝外表面微裂纹等缺陷的检查,此项研究是将其用作铝合金焊缝内部缺陷的显示剂,从而使剔除缺陷并补焊的工作与用X光透视的方法比较,显得简单又直观,从而既降低了原材料消耗、缩短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87.
在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中,必须对复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大量的处理才能获得有用图像。而在聚束照射SAR系统中,对SAR相位历程数据进行孔径加权和逆傅里叶转换就能荻取有用图像。本文将讨论聚束照射SAR系统所获取的复相位历程数据的压缩问题。我们利用有关孔径加权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处理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个对应于每个复相位历程数据样本的“增益”因子。然后,利用这个“增益”因子对相位历程数据的量化进行有效的比特分配,最后对本文所提出的数据压缩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其它现有SAR相位历程数据压缩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88.
罗晓平  黄海 《航天控制》2005,23(2):47-53
为了跟踪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对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控制方法的特点,并介绍了自适应结构控制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工程应用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9.
针对现有观测卫星近距离观测研究较少关注详查等任务特性的现状,设计分析了可实时、全覆盖、近距离观测空间目标的卫星编队构型。综合考虑绕飞相对轨道运动、传感器视场参数、旋转目标坐标转换等因素,简化了空间目标模型,将其表面进行网格离散。分析了各网格被单颗观测卫星观测的情况,统计详查覆盖率、详查最短时间,分析不同绕飞距离对任务特性的影响;设计卫星观测光轴转动策略和多星编队协同观测策略,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不同策略对卫星近距离观测任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绕飞编队观测构型可满足实时、全覆盖观测空间目标的要求,可应用于绕飞监测、协同操作等近距离空间在轨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290.
针对小中心刚体-单侧大挠性结构构型的航天器,通过定义广义全局模态振型,提出一种全局模态动力学模型。采用统一形式描述整体刚体运动和整体挠性变形,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了全局模态动力学方程,结合瑞利瑞兹法推导了非约束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的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和试验校验了全局模态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非约束模态频率随着刚柔质量比和惯量比的变化情况,第一阶模态频率的最大误差为0.003 Hz,说明全局模态动力学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非约束模态频率;理论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动态响应,端部横向位移的最大误差为2.6%;基于气浮平台构建了试验系统,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和物理试验结果均比较接近,说明理论模型准确描述了非约束模态频率随刚柔耦合特性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