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78篇
航天技术   49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乌米格—15(MUr—15y)飞机是苏联生产的米格—15(Mur—15)战斗机的教练机型.1949年5月23日首次试飞.原代号为伊—312(—312),装备部队后,命名为乌米格—15.凡苏联战斗机的教练型,名称之后都加以俄文字母“Y”(音乌)是俄文(教授)的词首(见下页上图).乌米格—15飞机在米格—15的前机身上增设了前后串置的双座舱.前舱供学员乘坐,后舱供教员乘坐.前后舱均设有弹射救生座椅.在紧急跳伞时,必须在后舱飞行员脱离飞机之后,才允许前舱飞行员跳伞.否则,将造成飞机因重心后移而失去稳定,致使后舱飞行员无法控制飞机姿态.北约组织为乌米格—15飞机所起的绰号是  相似文献   
62.
带气膜冷却的涡轮叶栅气动损失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计算带气膜冷却的涡轮叶栅气动损失的混合层法进行了分析及改进。对叶片上不同部位开孔情况下的气动损失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方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基本达到了工程实用的要求。还预估计算了出流冷气与壁面夹角 φ及出流冷气对主流偏角θ改变时对叶栅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为实现厚度较薄固体板状材料热物性的准确测试。基于平行热线法基本原理,将温度测点由原来与热线平行布置,改为试样厚度方向布置,并考虑热穿透效应的影响,利用数值解法结合计算机编程直接测算材料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研制了热物性智能测试系统,对硼硅玻璃、石棉、硅藻土耐火砖等进行热物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值和文献值较为吻合。考虑热穿透效应的影响,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手段,不用通过熔融加厚也可实现薄固体板状材料热物性的准确测试,有效拓展了热线法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4.
牛禄  程惠尔 《推进技术》2001,22(1):30-32,39
用一种双边界代数方法生成二维网格,通过在超限插值函数中引入边界的一阶导数实现网格与边界是的正交,采用几何一致性条件保证物理区域不变形,发展一系列拉伸方程控制网格在边界或给定位置的间距。应用此方法生成了满意的喷管内流场网格,网格生成效率明显优于微分方程网格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65.
66.
采用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对16Cr3NiWMoVNbE渗碳航空直齿轮进行光整加工,研究了不同珩磨周期和未光整齿轮的齿廓几何特征、齿面形貌、横截面微观组织与显微硬度、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与未光整齿轮相比,弹振珩磨能改善齿廓倒棱圆滑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并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其指标改善程度随珩磨周期延长而增大。在2倍珩磨周期条件下,实现了齿顶倒棱圆弧过渡,获得了表面短且交叉的细网状条纹,面粗糙度从0.47μm降到0.20μm,齿面平均残余压应力提高了52%。试验研究为弹振珩磨光整工艺在难加工航空齿轮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7.
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研究3个方面综述了航行体高速入水问题的研究进展。入水问题研究可分为入水冲击、空泡的形成演化以及入水弹道3个方向。在入水冲击研究方面,概述了入水冲击的理论计算方法、数值仿真方法以及入水冲击实验的研究进展;在入水空泡研究方面,概述了空泡的形成理论与形态演化模型、入水空泡实验以及数值仿真研究成果;在入水弹道研究方面,概述了入水弹道稳定性的实验、数值仿真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续入水研究发展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68.
要解决空间羽流污染问题,首先必须精确掌握羽流场的特征。为此,在真空深冷背景环境下进行了CO2气体模拟发动机羽流压力场的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采用经典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羽流场的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空间高度在100公里以上,在整个测试过程真空舱内压力维持在10-3Pa量级,冷阱温度为93±5K。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文中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可以准确描述真空深冷空间环境下的羽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69.
提出了基于多模型自适应控制重构的各种执行器故障调节算法.在故障情况下,对飞控系统执行器的二阶动态特性进行了描述,并建立了自适应多模型(观测器),来描述不同故障情况下系统的特性.虽然存在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性,但是,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了在自适应重构控制器的作用下,故障后系统的跟踪误差渐近地收敛于零.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故障检测及调节算法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0.
卫星轨控期间,由于推力偏心,会产生较大的干扰力矩,直接影响卫星姿态。针对轨道控制期间的挠性卫星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干扰解耦的降阶非线性未知输入观测器(RO-NUIO),用于故障检测与故障隔离。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通过坐标变换,使得不可观的状态及部分可观状态不受干扰影响,然后针对不可观的子系统利用可观状态的信息设计观测器,观测器中的部分参数利用LMI方法获得,可以弱化非线性部分对观测器的影响。所设计观测器的存在条件仅依赖于系统本身特性,无需在线验证。观测器采用降阶设计,同时借助LMI思想,结构简单,适合于非线性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降阶非线性未知输入观测器实现卫星姿态控制故障诊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