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30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7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文研究了两层验前信息下,指数寿命型可靠性增长试验中失效率A的Bayes估计问题。文中首先讨论了历次寿命试验中关于失效率的回归模型问题,然后由N阶段的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子样,运用Bayes方法,给出了两层验前信息下A的估计方法。为了说明文中的方法和工程应用。讨论了单层验前信息下的验前建模方法及其在多阶段可靠性增长试验中的运用。最后给出了失效率的具体Bayes估计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62.
航天器异面气动力辅助变轨大气飞行段的最优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航天器利用气动力辅助变轨实现由远地轨道向近地轨道异面转移问题,就航天器利用大气飞行实现减速及轨道平面机动提出了一种考虑过程约束存在时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方案设计将函数优化问题转换成参数优化问题,并利用美国航天飞机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63.
难说再见尽管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已超期服役达10年之久,并且早就老态龙钟,“病魔”缠身,事故不断,但是人们,尤其是俄罗斯人仍对它情有独钟,难以割舍,多次延长其寿命。今年初,俄罗斯国家杜马投票通过决议,要求普京总统停止实施和平号空间站坠毁计划。国家杜马主席在给普京的一封公开信中说,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计划,使俄美  相似文献   
264.
恋恋不舍和平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士元 《中国航天》2001,(5):25-29
难说再见 尽管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已超期服役达10年之久,并且早就老态龙钟,“病魔”缠身,事故不断,但是人们,尤其是俄罗斯人仍对它情有独钟,难以割舍,多次延长其寿命。今年初,俄罗斯国家杜马投票通过决议,要求普京总统停止实施和平号空间站坠毁计划。国家杜马主席在给普京的一封公开信中说,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的计划,使俄美间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的平等合作产生了问题,因此应该慎重把握和平号的离轨问题。大多数杜马议员认为,俄为和平号已投入了40多亿美元,有200多家企业参与和平号的建设工作;该站为…  相似文献   
265.
为了验证研制的新型空间机器人手爪是否满足技术要求,需要对抓握精度进行标定。一般的方法测量手爪的抓握精度存在精度低、干扰大以及方法复杂等问题。利用三坐标机测量手爪及把手几何外形,建立合适的基准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进而测量每次把手坐标系相对基准坐标系的位姿状态,得到手爪的重复精度。  相似文献   
266.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民用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北斗民用运营中心的业务发展、用户管理和增值业务开发。介绍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适用领域。同时还探讨了制约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进一步推广的因素,对推进北斗系统民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67.
1喜从天降 2006年1月15日人类探测彗星实现重大突破,历时7年的美国星尘号(Stardust)返回舱完成"太空长征",首次携带怀尔德-2(Wild-2)彗星样本成功返回地球(见图1).  相似文献   
268.
士元 《太空探索》1996,(4):28-29
法国定于1997年发射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斯波特—4”(SPOT—4)。在当代商业遥感卫星领域将占有重要位置,受到各国遥感专家的极大关注。 第一代卫星 自从1986年法国用“阿里安—3”火箭发射第一颗斯波特卫星以来,这种地球资源系列卫星在全球日渐走红,其探测成果被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已升空的第一代3颗卫星,在减灾、勘探、气象、农业甚至海湾战  相似文献   
269.
士元 《中国航天》2007,(10):13-15,17
6月11日2时40分(北京时间7时40分),以色列军方用三级彗星运载火箭,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空军基地成功地把"地平线"7照相侦察卫星发射上天。火箭向西从地中海上空飞过,数分钟后进入近地点300公里、远地点600公里的逆行椭圆轨道,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飞行。此后,卫星进行了一系列自主操作,包括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以国防部官员拒绝透露卫星具体技术数据和先进之处,但称它比以已发射的任何卫星都先进,其中包括今年4月发射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EROS)B1。《耶路撒冷邮报》网站说,EROS-B卫星最小可拍摄直径70厘米大小的物体。  相似文献   
270.
士元 《中国航天》2007,(9):22-23,29
继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首颗意大利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地中海天宇"(Cosmos-Skymed)之后,多次推迟发射的德国首颗军民两用雷达卫星"大地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X也于6月15日由俄罗斯第聂伯1火箭送上太空。这标志着德国对地观测技术水平达到崭新的高度。今后5年中,该卫星将为德国提供高质量的地表雷达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