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38篇
航天   2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JB1032的应用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GJB1032《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对标准贯彻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空军副参谋长为空军实现可靠性和维修性2000年目标而给其采办部门的政策信件内容(包括采办中强行贯彻ESS及贯彻ESS的指南和ESS的基本方法);分析了空军ESS的特点并将其与MIL—STD—2164《电子设备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和DOD—HDBK—344《电子设备的环境应力筛选》的基本特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环境应力筛选的作用及其与可靠性增长和环境、可靠性试验的区别;介绍了环境应力筛选在我部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推广应用中遇到的一些不正确看法;指出环境应力筛选的发展方向是定量筛选,最后对环境应力筛选的应用提出了作者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两部分就GJB 150.3A《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3部分:高温试验》中的高温日循环贮存和日循环工作,高温恒温贮存和恒温工作试验的环境、适用对象及其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GJB 150.3A的各试验程序及其与GJB 150.3和MIL-STD-810C中各试验程序的关系;第二部分对GJB 150.3A提供的自然和诱发的温度日循环数据作为贮存或工作试验条件可应用于哪类设备作了说明,并对目前GJB 150.3A在型号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疑问、误解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此为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15.
飞机失火事故是飞机使用、维护过程中发生次数较多的事故之一。飞机一旦失火,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一方面大火往往将一些与飞机的安全关系极大的机件或系统烧毁,例如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产品环境工程的环境条件、环境对产品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并提出了全面的环境管理计划。  相似文献   
17.
任何设计良好的电子设备、在其投入生产后,如果使用的元件质量不稳定、加工有缺陷和人—机因素的影响,其可靠性通常都有某种程度的下降。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装备密度大大增加,需要的元件数量增多,加工过程也更复杂,从而增加了可靠性下降的因素。因此,如何在产品出厂前查找出各种缺陷并加以修复,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GJB 4239环境试验与评价的9个工作项目的目的和用途,工作项目的实施需要的基本条件,分析了当前型号研制中各项目开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航空军工产品实验室环境鉴定试验工作情况分析(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为两部分。此为第二部分,主要指出了环境鉴定试验实施过程中发现的15个共性问题,它们涉及到基本技术概念、对试验方法标准的理解、对环境鉴定试验的认识和试验管理等诸多方面。文章对每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当如何理解均作了深入细致的说明,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文章还概括了审查和评价环境鉴定试验是否合理和有效的8大主要因素。文章特别指出应尽快规范环境鉴定试验大纲、单项环境试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并把好评审关,因此制订《装备环境工程文件编写要求》标准和相关规定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环境适应性及其与可靠性区别,环境适应性要求及其特点,探讨环境适应性的表征方法,介绍了我国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论述环境适应性的验证要求,介绍目前型号中的“环境要求”、“环境技术要求”、“环境条件”等提法的实际含义和不足之处,并建议使用更为合理的名称;此外,通过分析装备环境适应性要求的类型和指标体系,给出了整个装备(整机)和下层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指标体系框架和示例。此篇为第二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